根据包括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在内的行业领导者的预测,中国可能会通过回应美国贸易关税的方式贬值货币, 这可能导致大量资本流入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
需要了解的内容:
- 行业专家预测,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投资者可能会转向比特币
- 过往历程显示,2013年、2015年和2019年人民币疲软与比特币走强之间存在关联
- 不断升级的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加速资本向去中心化资产的转移
Hayes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虽然许多加密货币投资者一直关注美联储的行动,但中国人民银行(PBOC)最终可能会成为加密货币牛市重启所需的催化剂。
Hayes于4月8日表示,如果不是美联储,那么PBOC将为我们提供必要的Yahtzee成分,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推动下一次重大价格变动。
这位加密货币企业家特别强调了人民币贬值可能推动资本流入数字资产的潜力。
他提到在过去十年里这种模式多次出现,指出“资本外逃流入比特币的说法”已在以往的市场周期中得到验证。Hayes写道:“这在2013年、2015年行之有效,也可能在2025年奏效。”
Bybi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en Zhou支持这一观点,预测中国可能会试图削弱其货币作为对新关税的反制措施。他强调了历史关联,称“每当人民币贬值时,很多中国资本流入BTC”,从而为加密货币市场创造了利好条件。
历史模式和市场影响
在过去十年里,多次观察到了人民币走势与比特币价格行为之间的关系。
2015年8月,中国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2%,创数十年最大单日跌幅。在此期间,比特币的交易活动增加,尽管经济学家仍在争论这是直接因果关系还是仅仅存在关联。
类似的模式出现在2019年8月,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突破了心理上重要的7:1比率。比特币价格在该月的第一个星期内飙升约20%,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中国投资者正在利用加密货币对国内货币贬值进行对冲。
机构参与者也记录了这种关系。加密资产管理公司Grayscale特别指出人民币贬值是2019年比特币市场走强的一个因素。该公司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条件正在影响全球加密货币市场。
自2022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表现出持续的疲软,有些分析师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会复制资本流入数字资产的先前模式。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富有的中国公民历史上曾多次利用加密货币进行多种金融目的。
这些用途包括财富保存策略、规避政府资本管制和保护国内货币贬值。有分析师认为,央行削弱货币价值的行为可能损害公众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信任,潜在地增加了去中心化替代方案(如比特币)的吸引力。
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
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关于潜在资本流动的讨论变得更加关键。
4月7日,美国总统宣布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表明了持续贸易争端的进一步升级。
中国的回应言辞明确,商务部发表声明承诺国家将“战斗到底”以应对新的贸易措施。商务部明确警告称:“如果美国采取升级关税措施,中国将坚定采取反制措施以捍卫自己的利益。”
双方的强硬言辞表明存在显著的经济政策调整的可能性,加密货币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这些调整对数字资产价值和采用率的影响。
最终思考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货币政策和加密货币市场的交叉点突显出影响数字资产估值的复杂因素。历史模式表明,如果过去的关联继续存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决策(特别是货币贬值)可能会大幅推动资本流入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