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再次成为市场乐观情绪的中心,因为一系列看涨的宏观经济趋势激发了对这一领先加密货币可能在7月底前达到116,000美元的猜测。
根据10x Research的研究负责人Markus Thielen,三个关键因素 正在汇聚,形成他所谓的比特币“完美风暴”:对现货ETF的机构流入激增、围绕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集中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币余额急剧下降。
在撰写本文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接近109,373美元 - 反映出在近期整合后的市场信心增加。上涨到116,000美元将从当前水平增加6.45%,并从其历史最高点111,970美元上涨约3.6%,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
最近看涨情绪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国现货比特币ETF流入的复苏,它们于2024年1月推出。尽管在连续15天的持续流入后,周三首次出现净流出,但自5月1日以来,总ETF投资已达99.1亿美元 - 代表着自产品上线以来所有流入量的大约20%,根据Farside Investors的数据。
“这些流动超过了价格走势,表明机构需求更多是由宏观担忧而不是短期动量推动的,”Thielen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认为,机构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对抗通胀和货币政策风险的对冲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投机资产。
ETF流入的增加与对美国货币政策可能转向放宽的预期重新燃起,特别是在政治领导层施压美联储降低利率的情境下。
特朗普和美联储动荡:政治对货币政策施压
Thielen 指出,华盛顿的政治动态是另一个可能推动比特币价格的因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后重返政坛,曾于4月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称鲍威尔的解职“不能来得更快”。
此类评论重新燃起了对特朗普可能任命一位更倾向降息的美联储主席的猜测,可能引发降息周期。
“特朗普可能只需一点时间就会任命一位更倾向于降息的美联储主席,”Thielen建议,并补充说这个情境让人想起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屈服于政治压力 - 这一决策被广泛指责为导致当时的通货膨胀危机的原因之一。
如果特朗普兑现重塑美联储的承诺,市场可能会预期一个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较低的利率往往对比特币等风险资产有利,这可能会看到投资者为寻求传统金融工具之外的更高回报而加速资金流入。
交易所流出:比特币供应缩减至多年低点
支持比特币可能7月上涨的第三个主要催化剂是集中交易所可用BTC的明显和持续减少 - 这是被密切关注的供应侧压力指标。
根据Thielen的说法,比特币在交易所上的余额已连续98天下降,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长的交易所储备下降。他指出,这一趋势预示着比特币从不到10,000美元到不到18个月内接近70,000美元的爆炸性牛市之前。
“历史上,这种持续的流出表明稀缺性增加和上行压力加大,”Thielen说道。“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比特币可能会为另一次突破做好准备。”
来自Glassnode和其他链上分析平台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表明更多的BTC正在转移到长期存储钱包和机构托管解决方案中 - 特别是那些与ETF和其他受监管金融产品挂钩的解决方案。
如果购买需求继续上升,特别是来自机构渠道的话,流动供应的减少可能会加剧上行压力。
技术水平和市场结构
比特币的价格目前在其多周整合范围的上限附近测试,徘徊在109,000–110,000美元附近。
分析师们建议,持续突破112,000–113,000美元上方可能作为重新牛市阶段的确认,可能开辟通往116,000美元目标的路径。
“设置在技术上是可靠的 - 我们看到支持上升、机构需求增加,以及市场乐观情绪回归。”比特币机会基金的管理合伙人詹姆斯·拉维什表示。“唯一缺少的组件是明确突破之前的高点,我们在接近。”
Thielen还强调,涨至116,000美元可能不需要非凡的动量。“从当前水平移动6-7%在比特币标准上算是适度,特别是当宏观和链上信号一致时,”他说。
广泛的市场环境
比特币的预测上涨恰逢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兴趣增加。除了德意志银行即将推出的加密托管服务,像贝莱德和富达这样的主要资产管理公司继续扩大它们的数字资产产品。在建立稳定币和数字资产更清晰的监管框架方面,美国立法者的最近举措也改善了投资者情绪。
此外,全球经济环境依然不确定,关键市场的通胀压力徘徊不去,地缘政治风险继续驱动波动。在这种环境下,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有限供应设计对寻求非主权对冲的投资者越来越有吸引力。
虽然比特币的星象似乎正在排列,一些分析师警告谨防回调,特别是如果宏观经济预期发生改变或者ETF流入减缓的话。在110,000–112,000美元区域的技术超买状态和获利回吐可能引发短期波动。
尽管如此,Thielen仍对当前的条件 - ETF需求、政治顺风和链上稀缺性 - 提供了进一步向上的运动的坚实基础。
“7月可能成为比特币的重要月份,”他总结道。“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明确突破阻力以改变市场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