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的周期性“牛市”往往会加冕新的赢家——使用量、价值和市场认知度激增的平台。随着下一个牛市的临近,令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同样关注的关键问题浮现:哪个区块链网络将成为焦点?在上一个周期中,像Solana这样的另类Layer-1(L1)区块链通过挑战Ethereum的主导地位而登上头条。
现在,随着Ethereum自身生态系统的壮大,产生了强大的Layer-2(L2)网络,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在这个对话中,Solana、Base和zkSync是经常提到的三个名字。每个名字代表着不同的方法——Solana是一个高吞吐量的独立L1,Base是一个由Coinbase孵化的Ethereum L2,而zkSync是一个前沿的零知识rollup。三者都在即将到来的市场上升浪潮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势头和独特的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olana vs. Base vs. zkSync,分析它们的技术基础、生态系统、近期表现和前景。我们将分析这些平台中的哪一个——无论是L1如Solana还是L2方案如Base和zkSync——有望在下一个牛市中占据主导地位。目标是基于可信赖的数据和发展,进行客观的比较。从用户增长的爆炸性统计数据到开发者的采用和现实世界的使用案例,我们将探讨每个网络的定位,并提供有背景的分析见解。在一个充满炒作可能混淆判断的行业中,我们将坚持数据和趋势,以评估谁可能在未来的狂潮中领跑。让我们首先了解这些竞争者以及为什么它们值得关注。
Solana:强势反弹的高速度竞争者
Solana在2020年崭露头角,是一个高性能L1区块链,旨在通过独特的架构解决可扩展性三难困境。它引入了一些创新,如历史证明(Proof of History,一种加密时间戳)与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相结合,实现了极快的出块时间(大约400毫秒)和理论上每秒上万笔交易的吞吐量。在2021年的牛市中,Solana迅速崛起,其原生代币SOL价值飙升,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非同质化代币(NFT)项目。然而,随之而来的成长痛苦——包括网络中断和FTX崩溃(FTX曾是Solana的主要支持者)引发的后果——使得一些人质疑其恢复力。
快进到2023-2024年,Solana实现了显著的反弹。到2024年底,Solana的网络活动和生态系统指标达到了历史新高,表明该区块链不仅稳定下来,而且在蓬勃发展。例如,在2024年末的一天里,Solana处理了6690万笔交易——自推出以来的最高记录——令人惊讶的是,“超越了所有其他主要链的总和”。这种吞吐量和使用量水平彰显了Solana在牛市条件下处理大量工作负担的能力,当用户活动可能飙升时,这是一个关键优势。Solana能够以微不足道的费用快速完成交易,推动了链上零售交易活动的复兴。根据DefiLlama的数据,到2025年1月,Solana的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达到38亿美元——超过了同期以太坊和Base的合并DEX交易量。换句话说,Solana在一天内进行的DeFi交易超过了以太坊主网及其最繁忙的L2,这一显著成就突显了其对高频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的吸引力。 以下是译文:
Content: 通往链上世界的入口。它推出时没有使用原生代币,这是一种有意的选择,因为它强调使用而不是投机,并且旨在避免监管的不确定性。Coinbase 用其平台而非代币激励来推动采用,例如在 2023 年的“链上夏季”期间,Base 主办了一系列的 NFT 铸造、代币赠送和应用启动活动,吸引了大量参与者。超过 200 万个独特的钱包参与了 Base 的链上夏季活动,铸造 NFT 并与 dApp 互动,创作者因此收获了逾 500 万美元的费用。这个活动是一个营销上的胜利,几乎在一夜之间将 Coinbase 的数百万用户转化为 L2 用户。流畅的入门流程是一个重要因素:用户只需点击几下即可将资产从他们的 Coinbase 账户无缝地桥接到 Base 上,利用 Coinbase 的托管作为桥梁。此外,Coinbase 为 Base 用户引入了一个智能合约钱包,消除了管理助记词的需要,使体验更接近典型的金融科技应用,而不是使用 MetaMask。这个简化的用户体验帮助普通用户涉足 Base 上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实现了 Coinbase 的目标之一 —— “将下一个十亿用户带到链上”。
如果这些是初始条件,那么 Base 在接下来一年的增长指标清楚地说明了其势头。到 2024 年底,Base 已跃升至 L2 排行榜,成为以太坊上顶级的汇总之一。事实上,截至 2024 年第四季度,Base 占据了所有 L2 网络约 18% 的市场份额,仅次于 Arbitrum One。这是一个惊人的崛起,超越了已经建立的网络,如 Optimism(Base 运行在其创建的 OP Stack 上)、Polygon 的侧链等。根据 L2Beat 数据,Base 的崛起使其在锁定价值和活动性方面在发布后几个月内成为第 2 大第 2 层。部分成功可以归因于时机 —— Base 推出时,以太坊用户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具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它立即提供了一个熟悉但更快速/更便宜的地点。然而,Coinbase 的不断推动是特别的成分。正如一份分析所说,“Base 似乎在用户获取和活动中胜过其他以太坊次级网络。”
网络数据坚决支持这一说法。以交易活动为例:到 2024 年底,Base 正在每天处理大约 800 万笔交易,常常比所有其他主要的 L2 加起来还多。Base 达到了峰值每日吞吐量 880 万笔交易,远超下一个最繁忙的 L2(Arbitrum, Optimism),它们在峰值时共同达到约 550 万。在 2024 年第四季度,Base 平均占以太坊第 2 层所有交易的近 48% —— 基本上与所有其他 L2 加起来一样多。以太坊主网每天处理约 100万到 150 万笔交易;2024 年底平均每天 Base 的吞吐量几乎是以太坊的 5 倍。这突显出像 Base 这样的 L2 是如何真正承担起了可扩展性的重担 —— 在以太坊 L1 燃气费可能飙升、将更多活动推向 L2 的下一个牛市中,这是至关重要的。Base 的使用激增并不是短暂的高峰,它*“在 2024 年全年保持了增长势头。”* 从链上夏季产生的最初热度演变为由 Base 上各种应用驱动的持续活动。
这些应用是什么?Base 的生态系统虽仍在成熟中,但已经看到 DeFi、社交应用和新颖的“Web3”实验的蓬勃发展。Base 上的去中心化金融凭借像 Aerodrome Finance(一个自动化做市商)这样的项目领先一步,吸引了流动性。Aerodrome 成为 Base 上最大的 DeFi 协议,专注于交易池 ——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许多顶级市场是memecoin 相关的交易池,这种情况表明投机性交易在 Base 上也找到了归属。就总锁定价值(TVL)而言,Base 的 TVL 从 2024 年 1 月约 4.4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 10 月的 25 亿美元,这反映了流动性提供者的信心增长了 470%。到 10 月,Base 甚至在 TVL 上超过了 Arbitrum,以 24.9 亿美元成为乐观汇总中的佼佼者。另一个巨大的驱动力是 Base 上病毒式传播的社交应用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中期,一个叫 Friend.tech 的平台(一个社交代币应用)在 Base 上起飞,随着用户交易社交媒体名人的“股份,”鼓励了活动。这一早期实验预示了 Base 后来对*“SocialFi”*的关注。在 2025 年年中,Coinbase 加倍押注这个概念,将其 Coinbase Wallet 应用重新命名为具有集成社交功能的“Base App”,激发了新的繁荣。一个名为 Zora 的社交网络协议在 Base 上推出了“创作者币” —— 用户的每一个帖子都可以变成代币 —— 这一创新再次将 Base 的使用推向高潮。到 2025 年 8 月,据报道 Base 每天铸造的新代币数量超过 Solana,因为 Zora 的创作者币大受欢迎,近 300 万交易者蜂拥而至交易这些微型代币。Dune Analytics 当时的数据显示 Base 在每日代币发行量上超过了 Solana,这表明 Base 能够迅速抓住新趋势的机遇。在品牌重塑后的短短几周内,已有超过 160 万个“创作者币”被铸造,并通过 Base 在 Zora 上交易了 4.7 亿美元的交易量。这种“SocialFi”狂潮展示了 Base 的适应力 —— 从 DeFi 到 NFT 到社交代币,它成为了一个多样化的平台,可以适应加密社区中热议的任何概念。
Base 的增长还依托以太坊的兼容性和安全性。作为一个汇总,Base 将其数据发布到以太坊,从而继承了以太坊经过考验的安全模型。用户可以相信,即使 Base 的验证者(排序者)出现问题,他们的资金也依托于以太坊的共识而得到保障(尽管乐观汇总有欺诈证明的挑战期)。因此,Base 在速度和低费用方面提供了以太坊安全的保障 —— 这是一个对于风险意识较强的用户和机构来说的关键点。事实上,Base 很早就吸引了传统金融的注意:在 2024 年,富兰克林邓普顿选择 Base 推出首个由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推出的代币化美国政府货币基金,理由是网络低成本且与 Coinbase 的服务集成。这标志着即便是保守的金融企业也看到在 Base 上运营的价值,因为它的效率而相信以太坊的安全性作为保障。Base 的设计(使用 ETH 作为本地燃气代币)也意味着它无缝连接到以太坊更广泛的流动性 —— 以太坊上的任何资产都可以桥接到 Base,反之亦然,这使用户可以在机会出现时轻松转移资本。
当然,Base 也面临权衡和挑战。其中之一是中心化:目前,Base 的排序者由 Coinbase 操作。这意味着 Coinbase 掌握着重大控制权(他们负责排序交易,理论上可能存在审查或优先排序某些交易的可能)。尽管汇总技术确保用户可以信任地进行提款,但这种日常操作并不去中心化。Coinbase 表示计划逐步去中心化 Base 的排序者,可能与 Optimism 的“共享去中心化排序者”路线图对齐,以便更广泛的 OP Stack “超级链”。在那之前,Base 承担了一定程度的信任,用于 Coinbase 的正常运作。截至目前,这种信任已经得到维持 —— Coinbase 作为一家受监管和有信誉的公司,有非常大的动机保持 Base 的可靠性和中立性。但这也意味着 Base 可能需要应对监管压力。如果美国的当局要求诸如列入黑名单等措施,Coinbase 可能会因合规而在其 L2 上受到压力。相比之下这是一种不同于 Solana 或甚至 zkSync 的风险排序,这些都是更多由社区运行的。不过,有人可以辩解说 Coinbase 的参与优点多于缺陷:它带来了法律合规、资金和一个仅有社区驱动的项目可能缺乏的长期规划。
活动的可持续性是另一个问题。2024 年年底的一些分析人士指出,Base 的爆炸性增长很大程度上与促销活动和投机性行为有关 —— 例如,用户追逐 NFT 投放或未来可能的空投(即使 Base 没有代币,有人推测会有生态系统奖励)。一篇 CoinDesk 的文章直言不讳地问道:“[Base 的用户] 是有链上需求的用户,还是只是利用一次性促销活动和任务的交易者?”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Base 是否能够将最初的热潮转化为长期活跃用户。令人鼓舞的信号是,即使在链上夏季和其他活动之后,Base 的使用仍相对于同行保持较高,这表明许多用户是为了实际效用而留下的(不管是交易、游戏或是在新 dApp 上社交)。Coinbase 的持续集成 —— 例如,可能将 Base 连接到其主要交易所订单簿,或使用 Base 进行内部结算 —— 也可能提供不依赖炒作的黏性使用。2025 年 7 月,Coinbase 将其钱包重塑为 Base App 及相关的 SocialFi 热潮表明团队致力于推动新的活动,也许会定期通过新功能“重新激活”用户的兴趣。
总之,Base 以高扩展性以太坊扩展平台的身份进入下一个牛市,已经证明它可以迅速引导大量用户上手,并处理巨大的交易负荷。它得益于以太坊的网络效应(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 Coinbase 的生态系统(用户和机构信任),是一个强大的组合。Base 在原始活动上表现出领导性 —— 超过其他 L2s 的交易数量,甚至在 NFT 和代币交易量等领域挑战 L1。其挑战将是维持去中心化原则,并在炒作周期之外保持用户的参与。如果更广泛的加密市场激增,Base 处于极佳的地位来捕捉新涌入的用户(可能是 Coinbase 的客户)并让他们体验到链上活动。DeFi、NFT 和链上社交媒体,没有高昂费用或复杂设置的摩擦。这可以转化为在牛市中,Base 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活动中心——如果它的趋势保持不变,可能成为地球上最繁忙的链之一。
zkSync:推动以太坊扩展边界的ZK-Rollup技术
第三个竞争者是 zkSync,它代表了通过零知识证明实现的下一代以太坊扩展。由 Matter Labs 开发的 zkSync Era 是一个使用 zk-rollup 技术捆绑和验证交易的 Layer-2 网络。不同于假设交易有效直至受到质疑的乐观汇总(如 Base),zkSync 使用加密证明(有效性证明)来在交易发布到以太坊之前数学上保证每一批交易的正确性。这带来了接近即时的最终性(没有长达一周的欺诈挑战窗口)和类似于以太坊 L1 的强大安全性,同时大大提高了吞吐量和降低费用。多年来,zk-rollup 被认为是前沿技术——但 zkSync 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通用智能合约的项目之一。zkSync Era 于 2023 年 3 月推出其主网,成为全球首批可操作的兼容 EVM 的 ZK-rollups 之一(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只需对 Solidity 智能合约进行轻微修改即可部署)。这是区块链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Matter Labs 在 a16z 及其他投资者筹得超过 2.5 亿美元后完成这一工作,从而使 zkSync 得以实现。
zkSync 的承诺在于它能够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同时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zkSync Era 可以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并通过简洁的证明在以太坊上高效结算。它还具有高级功能,例如账户抽象(使用户账户更加灵活,例如用各种代币支付费用)和通过 Matter Labs 所谓的“超链”或弹性链概念专注于互操作性。从本质上讲,zkSync 的愿景不仅限于单一网络:他们已经开源了“ZK Stack”,以便其他人可以启动与 zkSync Era 合作互通的 ZK-rollup 实例。这种模块化、多链的方法(类似于 Optimism 的 Superchain 概念)旨在创建一个 ZK-rollup 宇宙,实现流动性和消息的无缝共享。zkSync Era 是首个动机者,作为枢纽或“Layer-2 中的 Layer-2”——一个流动性集中的基地,其他链将其接入。它是一种前瞻性的战略,预计许多特定应用链可能会使用 ZK 技术,所有这些都以以太坊为安全支柱。
关于当前的采用和表现,zkSync 的旅程一直是稳步增长,并因其代币发布而引发了激动的兴奋。2023 年末和 2024 年初,zkSync Era 有许多项目和用户尝试部分受空投预期的驱动(这确实在 2024 年第二季度,ZK 代币发布时实现了)。在 2024 年年中代币空投之后,使用指标激增然后趋于平稳,突出投机性使用如何影响 L2。Messari 的报告指出,2024 年第四季度空投后,zkSync 的日均交易量环比下降 42% 至约 142,000 笔,日均活跃地址下降至~41,000(下降 63%)。这回撤主要是由于缺乏空投后继续使用网络的激励。换句话说,代币分发后,一些“农民”活动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新用户获取保持强劲——zkSync 上创建的新地址率环比仅下降 ~2%,表明新的用户仍在以健康速度进入。到 2024 年底,zkSync 已稳定进入使用基线,并准备迎接下一增长阶段。
当时的原始数字显示 zkSync 在活动方面略微落后于 Base 或 Arbitrum——例如 Base 每天进行数百万笔交易,而 zkSync 为数十万。Arbitrum 的 TVL 达到数十亿美元,而 zkSync 的 TVL 约为 9 亿美元。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因为 zkSync 正在开辟自己的领域,并在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一个这样的领域是真实世界资产(RWA)和机构用例。到 2025 年初,zkSync Era 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代币化真实世界资产进入其网络——大约 19 亿美元,占链上 RWA 市场份额的约 25%。这使得 zkSync 成为仅次于以太坊主网的第二大 RWA 区块链。这源于与主要机构的合作和试点:例如,德意志银行选择 zkSync 用于其 Project Dama——一个数字资产平台,显示出对 zk 技术的金融信心。其他参与者如区块链资本和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将其部分活动迁移至 zkSync。在环境合规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的情况下,zkSync 使用零知识证明吸引了企业友好型扩展解决方案的形象(例如,ZK 可以实现隐私保护交易或选择性披露——尽管 zkSync Era 本身目前是公开的,但技术为将来的隐私层打开了可能性)。
在 DeFi 方面,zkSync 稳步建造中。截至 2025 年初,据称已在 Era 上部署了超过 270 个 dApp,DeFi TVL 大约为 4.3 亿美元。虽然这些数字相对于更大的链条来说是温和的,但增长率值得注意——在 2025 年 1 月的某个时点,DeFi TVL 环比增长了 177%。zkSync 上的协议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平台和收益优化器,其中许多是来自以太坊的移植或克隆。例如,Uniswap 在 zkSync Era 上进行了部署,其他知名的 DeFi 名称要么已上线,要么正在眼观其开发。用户基础虽然难以量化(活跃地址是一种代理),但从累计上时间来看毫无疑问达到数百万之多——Matter Labs 多次强调到 2024 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钱包与 zkSync 进行过互动,包括那些通过空投获得互动的钱包。值得注意的是,zkSync 上的平均交易费用在以太坊的 Dencun 重大升级(EIP-4844))后变得极低,该升级使L2数据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到 2024 年底,zkSync 上平均交易费用仅约 0.03 美元。与年初相比下降了 86%,显示出 L1 Ethereum 协议改进直接惠及 L2 用户以降低费用成本。这意味着 zkSync 不仅快又安全,而且使用成本非常低廉——对于开发者和用户来说,在繁忙的牛市期间,以太坊 L1 费用可能会暴涨至禁止的水平,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组合。
技术优势是 zkSync 真正区别于 Solana 和 Base 等乐观汇总的地方。在 2024 年底,zkSync 团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极大提升性能的升级。其中一个关键举措是开发名为 Boojum 的新证明器及其关联的 BoojumVM。目标是使用 zkSync 的证明每秒处理 10,000+ 笔交易,费用极小(每笔转账约 0.0001 美元)。如果实现,这将使 zkSync 的原始吞吐量与 Solana 当前的水平相当或超越,实质上弥合单体链与汇总之间的性能差距。Boojum 的创新,结合精简架构(基于 state-diff),预计将于 2025 年上线,如果能按计划实现,下一个牛市可能会看到 zkSync 处理庞大的交易量,而无压力。这意义重大,因为 ZK-rollup 历史上证明需求重度计算,但像 Boojum 这样的进步目标是极大加速生成证明并降低成本的力图实现在 2025 年推出。如果实现,可能会在下一个牛市中看到zkSync 处理巨量交易而不再捉襟见肘。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ZK-rollup 历史上在证明上需要大量计算资源,高效生成证明的进步将大大加快增加并降低成本。本质上,zkSync 正准备纵向扩展(在单一实例上增加TPS)和横向扩展(通过 ZK Stack 产生许多基于 zkSync 的链)。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及社区许多人认为 ZK-rollup 是扩展的“终局”,zkSync 的轨迹与该愿景一致。我们已经看到以太坊名称服务ENS选择 ZK-rollup 技术(Linea)用于其自身 Layer-2,像 Polygon 这样的项目也大力转向 ZK 解决方案。zkSync 是验证该模型的先驱之一,ZK 技术声誉提升时,它可能会吸引更大规模的开发者和用户群体。
讨论 zkSync 不得不提竞争及其所面临的挑战。zkSync 并不是唯一的 ZK-rollup;其他还包括 StarkNet(其有自己语言与方法)、Polygon 的 zkEVM, ConsenSys 推出的 Linea,以及时 Scroll 等其他项目。每一个都在竞逐以太坊扩展市场的份额并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例如在 2024 年底,Polygon zkEVM 和 StarkNet 的使用量比 zkSync 小,但在稳定提升。这意味着 zkSync 不仅必须证明ZK-rollup 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要证明其具体生态系统能够胜出。zkSync 的一个优势在于其较早和 EVM 兼容,使其能够迅速聚集开发社区。它还拥有新代币的热度,这种热度在好坏之间吸引了目光。进入牛市,zkSync 将不得不在可靠性(技术是否经受过够多的实际考验?)、开发者友好度上进行差异化,或许还得在生态系统激励上做文章(他们有大量的代币资金分配用于开发和采用)。截至目前,网络可靠性稳固——除了在代币发布期间一些速率限制和满内存池问题,zkSync 尚未遭遇关键停机事件。zkSync 的去中心化还是一个尚在进行中的工作:目前由 Matter Labs 及其合作伙伴运行的排序器/证明器,不过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运行一个完整 Content: 节点进行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计划将这些组件去中心化,但这可能不会在下一次牛市之前完全实现。因此,与 Base 类似,在基础设施层面存在一些中心化(这在年轻的 L2 网络中很常见)。不同之处在于,zkSync 的有效性证明限制了中心化被利用的方式——即使是恶意操作员也无法在不被检测到的情况下窃取资金或更改交易,因为无效的状态转换不会被以太坊接受。这种设计使得 zkSync 拥有非常强大的安全性。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流动性和互操作性。zkSync 受益于以太坊的流动性,但有一个问题:在 L2 和 L1 之间转移资产会产生摩擦。然而,zkSync 一直在积极整合桥接、法币入口,并促进顺畅的互操作性。正如在一项分析中指出的,通过率先启动并整合大量服务(例如 LayerSwap、钱包、法币入口等桥接服务),“zkSync 时代成为了试验场……每个主要的整合都已在 Era 上大规模实施和压力测试”,后续的 ZK Stack 链可以重用。这意味着 zkSync 已将自己定位为流动性中心——一个 L2 基础层——以便其他新的链启动时不会分散用户体验。理念是,如果多个 “弹性链” 使用 zkSync 的技术栈,一个链上的用户可以通过原生兼容性轻松访问 zkSync 时代的资产,反之亦然。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 7.95 亿美元桥接到 zkSync,并且有新的链与之连接推出。如果牛市引发多链狂潮,zkSync 的方法可能使其在大量活动的中心,充当 ZK-rollup 多宇宙的“粘合剂”。由于 ZK 技术,zkSync 也有可能因其特定的使用案例而被采用——例如,需要快速确认的游戏应用程序或需要隐私的应用程序可能选择 zkSync 而非乐观 rollup 或 Solana。
总结,zkSync 在牛市的地平线中作为一个创新的 L2 出现,可能还没有 Solana 或 Base 的用户数量,但它有非常强大的基础和前进的势头。可以说,它在三者中技术上最具野心——旨在利用零知识证明将以太坊的安全性与web级性能结合起来。其最新数据表明,该平台正在成熟:显著的资本(接近 10 亿美元的 TVL)和实际使用(数十万笔交易,DeFi 和 NFT 活动的增长)已经在那里。如果像 Boojum 这样的升级带来成果,zkSync 可能会看到第二波增长,届时其交易吞吐量可能会开始与或超过乐观 rollup。同时,长期来看,密码货币的广泛叙事支持 ZK 解决方案(以太坊社区中的许多人将 ZK-rollups 视为最终的扩展解决方案)。在牛市情景中,zkSync 可能吸引那些在以太坊 L1 的高价下被淘汰的用户,他们希望得到安全保障但不信任其他 L1,以及那些将其生态系统视为相对年轻且充满机会的投机者(尤其是现在有 ZK 代币在市场上捕捉活动价值)。与当前的 Solana 和 Base 相比,它在纯粹的炒作上可能是稍显劣势的竞争者,但如果在市场繁荣期间执行得当,其潜在上升空间相当可观。
比较分析:性能、生态系统和主导因素
在单独分析每个网络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在关键维度上比较 Solana、Base 和 zkSync,确定哪个(如果有的话)在下一次牛市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维度包括网络性能和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生态系统广度(DeFi、NFT 等)、用户采用和增长趋势,以及每个项目的战略定位。很明显,这三者都有势头,但它们的方法各不相同——直接比较将会并列地突出其优劣势。
吞吐量和可扩展性
从原始性能来看,目前 Solana 领跑链上实现的吞吐量。我们看到 Solana 每天处理数千万笔交易,24 小时内高峰时达到 6600 万笔。其高性能设计使其在平均负载下常规处理 4000–5000 TPS,理论上可达到 ~65,000 TPS。Solana 的能力在其一个月内 DEX 交易量达 ~1100 亿美元时得到了充分展示,这在 2024 年底超越了以太坊。值得注意的是,在那段时间内 Solana 的一个月 DEX 交易量达到 1090 亿美元,而以太坊为 880 亿美元。这突显了 Solana 的吞吐量不仅是理论上的——它正在被交易员和应用程序实际利用。此外,Solana 正在进行中的升级(例如 Firedancer)承诺更大的余量。然而,Solana 的有效 TPS 部分受到去中心化选择的限制(为了避免网络停止,它暂时只能以最慢的验证节点的速度运行)。块时间大约为 0.4 秒,速度非常快,但除非节点性能在全球范围内改善或网络参数改变,否则可能接近其安全极限。
Base 作为 L2,利用以太坊作为安全基础,但其自身吞吐量限制由 Optimism rollup 架构和以太坊的数据容量定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Base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达到了每天约 700–800 万笔交易,平均大约转化为 80–90 TPS。这远低于 Solana 的峰值,但在以太坊扩展的背景下,Base 处理的交易量是以太坊 L1 的约 6 倍(约 15 TPS)。Base 还通过优化交易批处理达到了新的记录(如所述,日交易量 880 万)。一个重要的点是:以太坊的 Dencun 升级(原型 danksharding)在 2024 年底极大地增加了 L2 的数据可用性,这意味着 Base 可以在较低成本下在 L1 上发布更大的交易捆绑包。这帮助 Base 和其他人提高了吞吐量,而没有高昂的费用。因此,只要以太坊的 rollup 数据能力(调用数据)随着未来升级扩展,Base 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可能达到每天数千万笔交易。如果以太坊最终分片或引入完整的 danksharding,像 Base 这样的 L2 可能会迎来另一次数量级增长的吞吐量。在牛市情境下,Base 将受益于任何以太坊的改进以及其自身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Base 的交易组合包括许多简单的价值转移和合约交互,需要较少的计算资源(例如,许多交易与转移 Coinbase 包装的BTC或运行交易机器人有关),这意味着 Base 可以在每个区块中打包更多这样的操作。
zkSync 在性能上有点难以捉摸。目前,其观察到的吞吐量较低——每天数十万笔交易(几个 TPS)——因为它尚未达到同等程度的压力测试,需求在空投后适度。然而,zkSync 的“上限”非常高。ZK-rollups 可以并行化交易并使用高效的证明,因此限制通常来自证明生成速度和以太坊的数据带宽。借助 Boojum 和其他升级,zkSync 的团队目标是达到或超过当前 L2 的表现。在牛市中,如果网络使用量激增,zkSync 能够快速完成区块(无需长达一周的等待)可能会在拥堵时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另一个优势是,增加更多证明资源(如 GPU 或专业硬件)可以直接提高 zkSync 的吞吐量,因为证明可以更快地生成。它有效地可以通过增加计算能力进行扩展,这与 Solana(必须通过网络协调进行扩展)或 Base(受以太坊数据吞吐量限制)的模式不同。如果需要,zkSync 甚至可以启动更多平行链 (Elastic Chains) 来处理负载并回滚主网,使每条链保持畅通。这种模块化的扩展方法意味着 zkSync 的链网络可能可以总共处理巨大的吞吐量——尽管存在桥接之间的复杂性,他们正通过原生互操作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Solana 目前展示了三者中最高的链上吞吐量,但 Base 和 zkSync 均有可信的途径扩展至同一水平。Solana 现在已经证明了其高容量;Base 相对以太坊已经处于显著规模,并将伴随以太坊的改进而增长;zkSync 拥有凭借 ZK 硬件加速和多个链实例快速赶上的技术潜力。在牛市中,拥有额外的容量可能是提供流畅用户体验还是痛苦拥堵的分界线。从这个角度来看,三者似乎都决心在需求面前超过负荷——Solana 通过高度优化的 L1 区块,Base 通过利用以太坊的路线图(如分片)和卸载至 L2,zkSync 通过 ZK 效率提升。结果可能是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刻,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成为用户的瓶颈,这对整个加密生态系统来说都是一场胜利。
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安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牛市中新资金涌入加密货币时。这里,各自的方法差异显著:
-
Solana 通过独立的权益证明网络保障自身安全。目前在全球拥有约 1900 多个验证者,Nakamoto 系数(联合来暂停网络的最少节点数)高于许多其他 L1 表明去中心化的程度尚可。然而,Solana 的验证者需要高性能硬件(大量 CPU 核心、内存和带宽)以应对高负荷。这导致一些中心化担忧——较少的业余验证者可以参与,所以可能偏向资金雄厚的实体。然而,Solana 最近对第二客户端(Firedancer)的关注和更广泛的地理分布增强了其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网络已证明对攻击的弹性;其故障是由于软件错误或负荷过重,而不是恶意的 51% 攻击等。在 2022–2023 年底,Solana 也显著加强了其代码稳定性。内容: 和这些故障之后的流程,这大大提高了稳定性(2023年没有发生重大故障,仅有短暂的减速)。一个安全性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是监管——在2023年中期,美国监管机构将Solana标记为“证券”(法律意义上的),这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网络安全,但可能会影响哪些参与者(交易所、机构)感到安全地与其互动。目前,这还没有影响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Solana的用户群体是真正国际化的,而且通常是由零售推动的。
-
Base继承了以太坊L1的安全性,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乐观汇总模型意味着,只要以太坊的共识是安全的(拥有数以千计的验证者和强大的PoS),Base的交易最终是安全且防欺诈的——前提是有人负责监看欺诈。通常,Optimism框架依赖于一种欺诈证明机制:如果Base(或其排序器)提交了无效状态,任何人可以在7天窗口内挑战它以证明欺诈并将其还原。目前,Base的欺诈证明和验证由Coinbase和Optimism集体共同处理;目前还没有很大规模的第三方“观察者”生态系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有望去中心化。Base的主要信任假设是排序器的诚实性和正常运行时间:Coinbase运行排序器,如果它离线,用户可能需要等待(可能达到挑战期结束)才能提取资金。如果它审查了交易,用户仍可退出但可能需要通过链上证明机制来这样做。Coinbase的品牌和法律责任是防止不当行为的屏障。同样值得注意的是,Base并不在以太坊上公布所有的交易数据(Optimism链使用调用数据压缩技术),但仍然足够重建链条。在去中心化方面,Base目前比Solana或zkSync更为中心化——一个实体控制区块生产。然而,其有效性来自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这通过验证是坚如磐石的。可以说,Base在执行层面上牺牲了一些去中心化,以换取通过以太坊增强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在狂热时期,Base对以太坊的依赖可能是双刃剑:如果以太坊变得极其拥堵或出现问题,Base可能间接受到影响(例如,如果发布调用数据变得非常昂贵)。不过,考虑到以太坊的成熟度,其失败的可能性极低。
-
zkSync也利用了以太坊L1的安全性,但以更强的方式:每批zkSync交易都会带有以太坊验证的有效性证明。这意味着在zkSync上没有无效状态可以最终确认,因为密码学证明根本不允许它——这是一种与以太坊安全性等价的水平,而乐观汇总理论上只有在实际提交欺诈证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在zkSync的情况下,安全性并不依赖于诚实的观察者(尽管去中心化证明者对于活力很重要)。目前,Matter Labs和其他一些运行证明节点,导致了一些类似于Base排序器问题的中心化行为。如果那些证明者停止,链可能会暂停(没有新的状态更新),直到其他人使用证明钥匙介入以恢复。团队可能有措施来去中心化这一点,可能允许未来由社区运行的证明者。至于去中心化,zkSync的排序器目前也是中心化的(由项目团队运营),因此在实践中,谁来排序交易尚不是无权限的。他们承诺也将去中心化这一组件,但这可能需要时间。即便如此,zkSync在共识层面继承了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用户始终拥有以太坊验证状态转换的安全性。在高流量情况下,zkSync的ZK证明确保网络不会陷入欺诈争议的泥潭,这是一种安心的优势。另一方面,生成证明的计算负担沉重;如果活动猛增,排序器可能需要推迟接收交易直到证明就绪(这是像Boojum这样的升级旨在缓解的问题)。总之,zkSync的安全模型非常稳固;其运行的去中心化正在推进中,但在哲学上与以太坊的价值观相一致。
从广义上看,互操作性和网络效应是“安全性”的另一个方面,关乎用户资金安全。Solana存在于其自身的生态系统中,因此将资产桥接到其他链(如以太坊)涉及外部桥接协议,这历史上已成为故障点(例如,2022年的虫洞桥接黑客案是一个著名的3亿美元攻击,针对的是Solana-以太坊桥接)。相比之下,Base和zkSync都在以太坊之上,允许用户通过以太坊桥移动资产(智能合约),这在设计上要安全得多。不需要第三方托管人;可以无信任地从L2撤回到以太坊L1(只有等待期或证明时间)。从资金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Base/zkSync的一个重大优势。如果牛市引发了大量的桥接(人们将资产转移到不同链上以追逐收益),以太坊L2可能会比到Solana的外部桥接更能激发信任。不过,Solana正在整合更好的桥接,甚至探索连接以太坊(以及其他链如Cosmos)的本地解决方案。最近受益于诸如Wormhole的新监护人和Circle为USDC制定的跨链转移协议之类的项目,使得跨链移动稳定币更安全。然而,观念仍旧认为以太坊L2是以太坊的延伸,因此是资产“更安全”的场所,而转移到其他L1则是从围墙花园走出的第一步。
从去中心化精神的角度来看,以太坊的社区(Base和zkSync继承的)非常专注于可信中立性和抗审查性。尽管Coinbase作为一个中心化交易所,迄今为止一直按照这些价值观运营Base(没有已知的审查事件)。Matter Labs同样有开放源码(最终;他们因为没有立即开放所有源码而受到早期批评,但一直在纠正这一点)的精神。另一方面,Solana的社区往往更加重视性能和用户体验,有时因去中心化而受到以太坊极致主义者的批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olana的去中心化一直在改善——例如,其“Nakamoto系数”(去中心化指标)据称超越了许多其他链,包括一些L2的排序器集合。通过现在拥有两个独立客户端,它消除了一个单一的软件故障点,这连以太坊都未能做到(以太坊仍然以一个客户端Geth为主,尽管还有其他存在)。
总之,所有三个网络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但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Solana:通过其自身强大的PoS网络保证安全,尽管更“自成一体”且历史上被认为去中心化程度低于以太坊;Base:通过以太坊共识保证安全,但具有中心化运营商的特点——这种模式可行,只要Coinbase是合作的,而以太坊是安全的;zkSync:通过先进的密码学和以太坊保证安全,运营的去中心化在地平线上。用户将根据信任模型做出选择:一些人会偏好Solana的独立性(不依赖于以太坊),而其他人则会偏好Base/zkSync中以太坊支持的安全感。若要取得霸主地位,胜出网络必须在关键时刻保持安全性。如果在牛市中发生重大的漏洞攻击或长时间的网络宕机,信心可能会遭到严重打击。Solana已经在测试其故障修复后显得稳定;Base和zkSync相对较新,但依赖已被时间考验的以太坊安全性。情况紧密——现在没有一个在这里有明显的弱点,尽管过去的Solana故障和生态系统中的桥接黑客案件是警示性故事,它必须继续证明这些是过去的事情。内容:像代币化AI代理这样的资产类别。在2024年末的某一时刻,Base捕获了大部分新的AI生成代理代币的交易——在这一类别中,"抢走了Solana先驱[AI代币] GOAT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这表明如果新的叙事出现,Base可以与Solana竞争。与此同时,zkSync的DeFi正从一个较小的基础上构建。到2025年初,它的DeFi价值接近0.5亿美元,有ZigZag(DEX)、Mute(DEX)和各种收益农场等项目。预计更多名牌以太坊协议将在zkSync成熟时部署;实际上,MakerDAO,作为最大的DeFi协议之一,已经讨论过在ZK-rollup上部署,zkSync可能在未来成为候选者。zkSync对机构的显性招揽也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看到现实资产DeFi(如链上基金、债券等)的繁荣,与典型的加密源生DeFi形成互补。例如,如果债券市场或外汇在牛市中以更大的方式上链,由于zkSync专注于合规功能并与机构合作,zkSync可能成为首选网络。
-
NFT和游戏:在NFT领域,Solana在上一次牛市中是仅次于以太坊的第二大NFT生态系统,Degenerate Ape Academy、Solana Monkey Business,以及后来的y00ts和DeGods等收藏品获得了显著的价值。Solana的一些顶级NFT项目确实迁移到以太坊或Polygon(例如:2023年的DeGods和y00ts),这削弱了Solana的NFT交易量。尽管如此,Solana仍然有一个繁荣的NFT场景,通常拥有成本较低的收藏品和与游戏相关的NFT,以及像Magic Eden这样的市场(始于Solana)。Solana在NFT方面的优势再次是成本低和结算快——铸造和交易NFT而不必担心高费用吸引了不同的人群的创作者和收藏者。2024年期间,我们看到NFT与新概念结合(如用于游戏的压缩NFT,以及与Solana上的实物事件相关的NFT)。如果下一次牛市又掀起NFT热潮,Solana就有能力捕捉更大众市场的部分(更便宜的项目、游戏资产、音乐NFT等)。Base的NFT生态系统始于Onchain Summer期间,当时人们铸造了数百万NFT(例如:Coinbase的“Base, Introduced”NFT系列)。Base也成为Zora的“每个帖子都是NFT”概念的家园,融合了社交媒体与NFT。此外,Coinbase的NFT市场可能会直接与Base整合,潜在地通过利用其L2复兴Coinbase的NFT努力。因此,Base可能会在符合更广泛受众的NFT中表现强劲(可能通过类似Instagram的体验或影响者代币)。一个轶事:当Base推出时,第一个大型NFT项目是友.tech的“Orb”(代表社交账户),并引发了显著的交易量。这种社交-NFT的交叉可能会定义Base的独特领域。zkSync的NFT和游戏能力在技术上是优秀的(快速最终性对于游戏中的资产非常有利)。在zkSync上已经有几个NFT铸造,一些游戏项目也在探索它。生态系统较小,但如果以太坊NFT变得过于昂贵,zkSync可能是高价值NFT需要安全保障的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ZK-rollup而不是侧链用于昂贵的艺术品,以确保在以太坊上的永久性)。此外,考虑到zkSync推动web3游戏(在他们的愿景中特别提到游戏),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区块链游戏在那里发布。在牛市中,如果“以玩赚取”或类似趋势再度出现,zkSync可以提供规模和以太坊的可信度来捕捉这一趋势(一些游戏开发者可能在看到Terra的崩溃后可能更信任它,这些游戏有些在上面发布——尽管Solana完全不同,但观感很重要)。
-
社交和Web3应用:在这里我们看到不同的策略。Solana在交易之外已经涉足消费者应用——特别是推出了Solana Pay(一个支付协议),通过与Shopify合作进行USDC支付在2023年得到了提升,使商家能够轻松在Solana上接受稳定币。这表明Solana的目标是成为支付和商业链。Solana还推出了Saga手机,这是一款内置Solana crypto钱包的安卓手机,展示了其Web3移动野心。这些努力可能不会直接推动牛市投机,但它们为现实世界的使用植入了基础设施。在牛市期间,如果加密支付被采用或移动应用集成流行起来,Solana可能会因这些基础而受益。Base明显倾向于Web3社交。Coinbase Wallet化作Base的“社交”应用以及Zora创作者代币在Base上的爆炸式增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Base可能成为加密社交网络、个人代币和社区奖励的链,因为Coinbase正在积极培养这种情况。我们可能会看到类似Twitter或Reddit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在Base上找到一个家园,考虑到其低费用和易于使用(想象一下通过Coinbase账户登录并立即使用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的便利)。如果“SocialFi”在下一个牛市中成为流行词如一些人预测,Base已经通过与社交内容相联系的数百万微交易引领了这一叙事。zkSync尚未在社交应用方面有所作为,但技术上可以实现有趣的功能,比如私人社交交易或身份解决方案(ZK证明非常适合在不曝光的情况下验证凭据)。Matter Labs也经常提到身份和隐私是关注领域。zkSync可能会与项目合作,在去中心化的身份或消息传递中利用ZK证明来确保安全和隐私。在牛市中,隐私可能成为一个主题(尤其是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链上数据是公开的),而zkSync可以宣称其能够更本地化地整合基于ZK的隐私层比Solana或Base更好。
-
开发者采用:我们提到了开发者指标,但要再次强调的是:Solana在2024年成为吸引新开发者的顶级磁铁,将其在加密创始人中的兴趣份额从5%提升到超过11%,根据a16z的数据。Base也看到了开发者兴趣的大幅增加(在受访的创始人中达到大约10.7%,几乎与Solana相持平)。这让它们都处于一个精英层,仅次于以太坊(大约是20%)。zkSync在那些广泛调查中没有注册为这么高,可能因为它是新的,许多针对以太坊扩展的开发者可能优先选择了更成熟的L2(例如Arbitrum等)。然而,到2025年初,zkSync已经拥有超过200个项目,这很显著。开发者的偏好通常翻译为可用应用程序的丰富性。目前,Solana和Base显然比zkSync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应用程序。Solana受益于存在更长时间,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来淘汰较弱的项目并吸引忠实的团队。Base受益于即时的EVM兼容性——任何以太坊应用都可以以最小的更改部署到Base并接触Coinbase用户。实际上,Uniswap、Aave、Compound和其他以太坊著名企业已经或计划在Base上部署,而Solana有其自己的等价物(例如,Orca取代Uniswap,Solend取代Compound等)。zkSync也因EVM兼容性,理论上与Base一样容易部署;这主要是因为关注和激励措施导致较少的应用部署。这可能会快速改变如果在牛市中zkSync展示出强劲的用户增长或者他们推出了以其代币为激励的计划(例如,由ZK代币财政资助的流动性挖矿或黑客马拉松)。
总结生态系统比较:Solana目前拥有最深厚、最自足的生态系统(涵盖大规模DeFi市场、自己的NFT文化,甚至是零售支付应用)。Base拥有一个快速增长的生态系统,借助以太坊的优势——在新颖社交代币等领域表现出色,并充当CeFi和DeFi活动的桥梁。zkSync的生态系统仍然是最新的,但可能看到爆炸性的扩张,特别是如果ZK-rollup成为主要以太坊dApp和机构的首选扩展解决方案。每个都有一点专长:Solana用于频繁的DeFi和消费者应用,Base用于社交驱动的Web3和简单的法定货币集成,zkSync用于ZK验证的安全DeFi和潜在企业用例。在牛市中,所有这些领域(DeFi、NFT、社交、游戏)往往会同时爆发,因此可能的赢家是能够在这些领域中捕获最多或成为文化热点的平台。在上一个周期中,例如,Solana可以说曾是文化热点一段时间(有Solana Summer的梗)。Base和zkSync将尝试通过迎合新用户来获取这个头衔(Base通过Coinbase渠道,zkSync通过新的技术和可能的大空投社区)。
动量和市场情绪
最后一个比较因素更主观但至关重要:进入牛市的动量和情绪。加密牛市常常有叙事风潮——投资者和用户热衷的故事(例如,“DeFi Summer”、“以太坊杀手”、“NFT 狂潮”等)。让我们来衡量我们三个竞争者的叙事:
Solana的叙述已从怀疑转回乐观。在FTX崩溃后(Solana的价格和声誉因密切联系而受到打击),许多人认为它已经结束。但到2023年底和2024年,Solana不仅复苏,还开始独立繁荣。其价格表现反映了这一点:SOL的表现优于许多顶级资内容:在 Solana 周围的“挑战者”发生了转变。爱好者称赞其高吞吐量和不断增长的社区,将其定位为最重要的非以太坊生态系统——“一个实际上实现了扩展 DeFi 的以太坊替代方案”。 我们可以从报道中看到这种情绪,说明 Solana 如何加入市值“1000 亿美元俱乐部”并达到多年高点,有时还引领市场反弹。 Solana 的支持者也欣赏其独立的开发者文化,通常比 EVM 人群更具实验精神(基于 Rust 的开发、不同的扩展方法)。如果回忆起 2021 年的牛市,Solana 曾受到极大关注——这种势头很可能在下一次牛市中卷土重来,由于其实际成就,如主导DEX交易量而推动。然而,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悬而未决:例如,FTX 破产财产持有大量可在未来几年内有序出售的 Sol,这被一些投资者视为潜在的卖压。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立场使 Solana 在美国市场上加入了一点监管折扣。然而,在国际上和更大的加密社区中,这些担忧与 Solana 的显著增长相比可能微不足道。如果零售用户涌向加密货币追逐快速收益和低廉交易,Solana 作为快速且用户友好的链的品牌可能会转化为用户数量和交易量上的主导地位——正如它在 2024 年以广泛的活跃地址数(每月 1 亿+)领先一样。
Base 的叙述与 Coinbase 的信誉和主流用户上架主题密切相关。许多人将 Base 视为 Web2 和 Web3 之间的桥梁——Coinbase 可以无缝地将普通应用程序用户引导到 Base 上的加密体验。这里的叙述是“通过最大监管交易所实现大众采用”。这是一个可能在牛市中吸引大量新人的强大故事。新用户可能会通过 Coinbase 应用功能与 Base 进行交互,而不是与 MetaMask 和以太坊的高额费用作斗争——例如,想象 Coinbase 启用直接购买 NFT 或参与在 Base 上运行的游戏,所有加密复杂性都隐藏在幕后。这种采用叙述是看涨者喜欢的。Base 刚推出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迹象;它被誉为甚至集中化巨头也想拥抱 DeFi 和开放网络的证明。Base 没有代币这一事实讽刺地赋予了其不同的合法性——它不仅仅是另一次投机性发布,而是 Coinbase 增长链上经济的战略举措。不过,在牛市期间,尽管 Base 没有原生代币可以拉升,它可能会给 ETH 带来价值(因为在 Base 上使用 ETH 作为气体)。所以 ETH 的最大主义者可能会支持 Base 的成功,因为它会消耗更多的 ETH。情绪上,Base 通过如此迅速跻身 L2 之列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也有一点谨慎:如果没有代币激励,活动会持续吗?通过 2024 年底和 2025 年 Zora 社交代币等新创新的持续增长的证据正在将情绪倾向于正面——Base 似乎避免了成为单一戏法。另一个出现的叙述是“超级链”叙述:Base 与 Optimism 和其他 OP Stack 链合作,形成一个共享技术和潜在流动性的网络。与纯粹竞争相对立的这种协作方式可能意味着 Base 不会试图击败其他 L2,而是构建一个更大的蛋糕。这可能会让用户和开发者放心,信任 Base 是将他们带入一个广泛的以太坊扩展策略中,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产品。总而言之,如果牛市主题包括让主流用户上车,Base 将在讨论中处于前线,这对其在用户数量和交易量方面的主导地位前景来说是个好兆头。
zkSync 的叙述根植于技术领导力和以太坊的未来。它吸引那些长期投资加密货币且相信技术优势的人。可以表述为“零知识汇总是扩展的终局——最优雅和安全的解决方案——而 zkSync 处于这场革命的最前沿”。在下一次牛市中,如果围绕 ZK 证明突破的兴奋(包括扩展、隐私、身份),zkSync 可能会成为该领域的宠儿,类似于早期周期中 Polkadot 和 Cosmos 围绕互操作性捕捉叙述的方式。伴随它的代币上线,ZK 可能会成为一个热门资产,进而吸引对 zkSync 的网络指标的关注(人们通常会关注他们持有的链的性能)。一些分析师已经预测,到 2025 年,“zkSync 可能会成为以太坊最值得信赖的扩展协议之一”,尤其是如果以太坊的采用率继续上升。谨慎的观点是,zkSync 尚未证明其生态系统的黏性——很多早期用户主要是为了空投而来。但牛市有一种重新点燃活动的方式;即使是休眠项目在投机盛行时也会复活。如果 Matter Labs 采取一些重大举措,例如通过激励计划吸引顶级 DeFi 协议或展示一个完全在 zkSync 上运行、拥有数千名玩家的游戏,它可能会吸引想象力。还有社区情绪方面:以太坊纯粹主义者可能更偏爱 zkSync(及其他 L2)而不是 Solana,因为它们与以太坊的路线图一致。在加密部落主义的术语中,以太坊社区远大于 Solana 的,所以如果整个社区围绕一个特定的 L2 凝聚在一起作为“下一个大事”,该 L2 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在 2021-22 年,Arbitrum 略有这种情况,成为受青睐的汇总。到 2025 年,风向可能会转向 ZK 汇总。CoinDesk 年终报告预测“ZK 汇总和模块化区块链将推动下一波可扩展性”——这表明思想领袖们预计 ZK 叙述将大放异彩。如果这一情况实现,zkSync 将受益匪浅,成为最著名的 ZK 汇总之一,拥有活跃的生态系统和投资者可以围绕的代币。
最后,考虑市场份额和主导地位指标:截至 2025 年初,Solana 在一些指标上领先,例如活跃地址(每月约 1 亿)和每日 DEX 交易量份额(2024 年底达到 30%+)。Base 在 Layer-2 交易(占 L2 活动的一半)和快速用户增长(2024 年独特地址增长了 2,100%)方面领先。zkSync 可能在创新数量方面领先(首个 zkEVM 主网)并在某些细分市场(链上占 RWA 市场的 25%)中占有份额。每个都可以声称已经以某种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 Solana 作为独立的 Layer-1 挑战者在一些使用统计中占据主导地位。
- Base 作为增长最快的 L2,与最大监管交易所有深厚关系。
- zkSync 作为高
级加密扩展火炬手。
关于“谁将主导下一个牛市”的问题可能无法得到单一名称的答案。很有可能每个在不同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Solana 可能主导零售交易量和华丽的消费者 dApp 活动,Base 可能主导在引导新用户和整体交易量方面,zkSync 可能主导叙述和或许是机构 DeFi 采用。如果被迫列举一个“总体”主导者,必须权衡一个替代 L1(Solana)是否能在牛市狂热中捕获比以太坊层级扩展(Base 和 zkSync 所在层)更多的价值和活动。
以太坊本身肯定会继续是最大生态系统按价值计算——但大量使用可能会发生在 L2 上。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底,结合以太坊主网及其主要 L2(Arbitrum, Base, Optimism),以太坊扩展生态系统在 DEX 交易量和其他指标上超越了 Solana。例如,以太坊+顶级 L2 在测量期间的 DEX 交易量约为 1500 亿美元,而 Solana 为 1090 亿美元。这意味着集体的 L2 已经超过了 Solana,但单独看来,Solana 打败了其中任何一个,直到最近 Base 的崛起。在 2024 年第四季度,Base 占据了 19% 的 DEX 交易量份额,而 Solana 为 30%,Arbitrum 为 10%。如果 Base 继续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它有可能在未来牛市场景下赶上 Solana 的单链交易量。zkSync 的份额还未在那个级别;在流动性挖矿热潮等催化下,它需要迎头赶上。然而,牛市可以迅速重新排序排名——正如 Base 在短短几个月内超越较老的 L2 一样,zkSync 在适当的催化下(例如,杀手级应用或 ZK 平台上的流动性挖矿繁荣)也可能大踏步前进。
在开发者心智占有率和长期可行性方面,a16z 报告中的平衡视角很好地阐述了:以太坊仍是开发者的首选,份额约为 21%,但 Solana 和 Base 已成为下一个大热门目的地,每个大约吸引了 11% 的新开发者兴趣。zkSync 并未在此明确列出,可能归入“其他”或尚未高到那个水平。但如果我们假设以太坊的基础层由于容量限制不会单靠自身占据主导地位,战斗实质上是在以太坊的卫星(如 Base, zkSync 和其他 L2)集体上与一个独立的高吞吐量生态系统(Solana)上之争。两者都可以繁荣,但主导意味着一个遮蔽他人。
展望:谁将在下一个牛市中领导?
综合考虑所有分析,Solana, Base 和 zkSync 各自在“主导”方面都有很强的资格,这取决于如何定义。主导地位可以是用户活动、总锁定价值、市值或文化影响。值得通过前瞻性评估来结束这一结论:
-
Solana 在原始高价值活动和零售驱动的炒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已经证明了当市场兴奋时,它可以吸引大量用户进行交易、memecoins 和 NFT。如果下一个牛市带来数百万新的零售参与者寻找快速、便宜的链进行交易和游戏,Solana 即使超过其 2024 年高点也可能出现活动激增。其在可靠性方面的改进以及关于其复苏的积极叙述给其带来顺风。可以预见,Solana 会成为牛市的中心,如是否 ...内容:到2021年的水平——价格和使用可能达到新的高点,并托管周期中的一些病毒性dApps(也许下一个大游戏或元宇宙可能会因为性能原因选择Solana)。来自行业内部的一个基于事实的预测甚至想象Solana的生态系统价值在未来几年内增长到可以挑战以太坊的市值。虽然这具有投机性,但它显示了部分人对Solana发展轨迹的信心。
-
Base 被设置为在用户引导和使用广度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降低了普通用户上链的门槛,Base可能会在牛市期间成为按交易数量和活跃地址计算最繁忙的网络。我们已经看到Base在日交易中领先于L2,并且随着Coinbase可能会整合更多服务(可能是直接的零售CBDC或稳定币支付在Base上,或者将Base与其商家和机构服务集成),增长可能是指数级的。Base可能没有最高的TVL(因为它没有通过代币激励资金锁定),但可能拥有最多的用户进行链上操作。如果设想50,000,000个Coinbase零售用户每人都尝试一个NFT或DeFi应用,因为只需点击一下,网络效应将是巨大的。Base也可能受益于宏观事件——例如,如果美国的监管机构/钱包偏好合规链,Coinbase的Base可能会被视为“安全”的构建选择。
-
zkSync可能在创新和DeFi可扩展性叙述中占主导地位。它可能成为一旦展示出其全部能力便是认真DeFi玩家的首选网络。如果在牛市的高峰期zkSync已经提供了10,000 TPS以上和丰富的协议套件,它可能会吸引大规模的机构交易量(例如,可以想象高频交易公司使用zkSync结合速度和以太坊等级的安全性——Solana也吸引了HFT公司,但一些TradFi可能更喜欢一个与以太坊对齐的解决方案,因为熟悉以太坊的法律和技术堆栈)。此外,zkSync有机会在任何与隐私相关的叙述中占主导地位——如果它为私密交易添加了layer-3s,它可能是三者中唯一能够开箱即用提供此功能的,这对某些用户来说可以是巨大的吸引。其代币ZK也可能在市场表现中表现出“主导地位”,如果投资者押注ZK-rollups将变得非常庞大——可以想象,ZK的市值在投机浪潮中急剧上升,而这本身就成为一个反馈回路,驱动更多对zkSync的好奇和发展。
最终,下一次牛市很可能在现实中是多链的。没有单链可以“杀死”其他;相反,可能在不同领域中各自表现出色。加密市场足够广泛,可以容纳多个赢家。在实质上,用户可能不区分链:一个玩家可能在Solana上玩一个游戏,一个DeFi交易员可能在zkSync上进行套利,而一个内容创作者可能在Base上进行社交代币交易,这都在同一轮牛市的狂潮中。
一个不偏不倚、基于事实的展望会说:Solana、Base和zkSync都准备在即将到来的牛市中成为顶级平台,但衡量主导地位将取决于指标。Solana在已证明的能力和活跃的社区上占据领先地位,Base拥有最大的新增用户渠道和一个受信任的交易所的支持,而zkSync拥有与以太坊未来对齐的最先进的扩展技术。各自携带着最近成功的动能:Solana的DeFi和地址数量创历史新高,Base的快速采用和新型社交金融模型的整合,以及zkSync的zkEVM推出和捕获重大RWA价值。
如果要对哪个可能领先进行基于事实的预测,一个合理的场景是:以太坊L2集体(Base和zkSync作为关键角色)可能在总体活动和价值上超过任何单一的alt-L1,延续以太坊生态系统扩展的趋势。然而,在个别网络中,Solana很可能仍然是以太坊之外最繁忙的L1,而Base可能成为最繁忙的L2,实际上将这两个推到争夺最高交易量和用户数的睿智竞争中。由于Coinbase的巨大优势,zkSync在用户数量方面可能略微落后于Base,但因为大型DeFi项目和机构将向其注入流动性,可能会在总价值上超过Base,这要归功于其强大的安全保证。
总之,下一次牛市可能不会加冕一个绝对的单链王者,而是看到Solana、Base和zkSync各自在其各自领域中巩固自我。Solana将展示一个高性能L1如何与以太坊共存,Base将展现无缝主流集成的力量,而zkSync将突出尖端密码学扩展在实际市场中的到来。加密爱好者应该密切关注这三者:它们的竞争——和共存——可能会定义下一次牛市的多链风潮。与其押注于一个,最明智的方法可能是认识到每个在未来共同驱动加密货币增长的多个网络中带来的不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