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

Hyperliquid 每位员工收入达1.024亿美元,超越苹果和泰达。

Hyperliquid 每位员工收入达1.024亿美元,超越苹果和泰达。

一个去中心化的衍生品交易所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收入效率,11人团队每位员工创造了1.024亿美元的收入,超越了大型科技公司和加密货币企业。Hyperliquid 的精简运营结构产生了约11.27亿美元的年度收入,树立了数字资产行业公司生产力的新标杆。


了解要点:

  • Hyperliquid 仅凭11名核心成员,就实现了每位员工1.024亿美元的收入,超越了苹果的每位员工240万美元和泰达的9300万美元。
  • 该去中心化交易所7月占据了所有区块链收入的37%,并与其他两个平台共同占据了分布式协议收入的75%。
  • CEO Jeff Yan 坚持平台在没有风险投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运营,批评传统风险融资为“进步的假象”。

打破纪录的财务表现挑战企业标准

据 DeFiLlama 数据 显示,Hyperliquid 的生产力指标远超传统企业巨头。平台的每位员工收入数据显著超越泰达的9300万美元。苹果虽然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但每位员工仅创造了240万美元收入。

这种差距说明了加密货币平台相较于传统企业的运营优势。传统公司通常拥有数千名员工,涉及多个部门。而 Hyperliquid 的结构允许小团队的开发者和贡献者创造出与大公司相当的收入。

CEO联合创始人Jeff Yan证实该协议严格由11名团队成员运营。他认可团队的高效,同时指出改进的空间。Yan 积极参与技术开发,以保持对系统架构和性能标准的监督。

该平台拒绝了风险投资,选择自筹资金。Yan 批评传统风险融资方法在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抬高估值。他在最近的评论中表示:“Hyperliquid 完全靠自筹资金,创建初衷并非以盈利为目的。”

市场主导地位和战略定位

Hyperliquid 的财务成功不仅局限于个别指标,还延伸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力。DeFiLlama 数据显示,过去一周九个协议产生了87%的分布式协议收入。三个平台——Hyperliquid、基于 Solana 的 Pump.fun 和 Aerodrome——占据了总收入分布的75%。

交易所在7月单月便捕获了区块链收入的37%。这一集中度体现了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金融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平台的主导地位反映出加密货币市场中对衍生品交易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7月的创纪录表现得益于高交易量衍生品交易的需求增加。尽管平台经历了系统短暂停机,测试了其可扩展性,但未平仓合约、USDC代币流入和活跃交易量均激增。这些技术挑战突显出交易所的流行性和基础设施的局限。

未来发展和行业影响

Hyperliquid 正在准备其 HIP-3 升级,将平台从衍生品交易所转变为全面的 Web3 基础设施。该升级旨在支持去中心化应用和“智能衍生品”,扩大协议在更广泛的 DeFi 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这一发展战略将 Hyperliquid 直接置于与中心化交易所和已建立的 DeFi 平台的竞争中。如果取得成功,交易所将可以成为去中心化金融运营的交易场所和基础设施层。

平台的效率指标与2022年的一项研究相一致,该研究发现 DeFi 平台的收入效率较传统企业高出50-70%。Hyperliquid 代表了该趋势的最极端例子,从小众成功转变为挑战主流企业的表现标准。

理解关键财务术语

每位员工收入衡量的是公司总收入除以其员工数量,表明运营效率和生产力。传统企业因员工数量多和运营开销而报告较低的数字。去中心化金融(DeFi)指的是在无需传统中介(如银行或经纪人)的情况下运行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

智能衍生品代表的是根据预定条件自动执行的可编程金融合约。未平仓合约测量市场中未清算的衍生品合约总数。USDC 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常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和 DeFi 应用中。

结语

Hyperliquid 通过11名贡献者,实现了每位员工收入达1.024亿美元,挑战了传统企业的效率模型,展示了瘦身加密货币运营的潜力。平台的市场主导地位和计划中的基础设施扩展如果成功实施,可能重塑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金融行业。

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被视为财务或法律建议。在处理加密货币资产时,请务必自行研究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