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个交易模型之间的激烈竞赛正在进行——中心化交易所(CEX)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一场竞争正在塑造加密金融的未来。
像币安、Coinbase 和 Kraken 这样的主要中心化玩家仍然促进了大部分交易(仅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就超过 5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然而,去中心化新公司如 Uniswap、PancakeSwap 和 dYdX 正在快速崛起,DEX 的交易量达到历史新高(2025 年超过 2.6 万亿美元)。
这场拉锯战不仅关乎市场份额或技术——它触及了加密的核心哲学。
一方面强调在可信中介下的用户友好访问和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强调自主性和“没有你的密钥,就没有你的币”的原创信条。最近的事件加剧了这场战斗。
FTX 在 2022 年的壮观倒闭暴露了信任滥用的危险——其结果是客户资金高达 10 亿美元不见了,并促使社区中的许多人“回归加密去中心化的根源”。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针对 CEX 的合规问题进行了打击,即使 CEX 巨头追求上市和全球扩张。与此同时,去中心化交易所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在性能和可用性上不断提升。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 CEX 和 DEX 之间的决斗:它们是什么,对于日常用户和专业人士有何不同,支撑它们的哲学分歧,以及在去中心化领域中集中化的潜在风险。此竞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加密市场的发展轨迹。

什么是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是一个无中央中介的加密交易平台。与由公司持有资产并在其内部服务器上匹配交易不同,DEX 允许用户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直接从其加密钱包进行交易。简而言之,在 DEX 上的交易是点对点的,由代码自动化——每次交换都是一次区块链交易,您永远不会将资金的控制权交给第三方。
这种模型体现了区块链的无信任精神: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说,一些加密死忠们现在“通过切断金融中介,转向去中心化交易所来引导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最初愿景”。
早期的 DEX 笨拙且流动性有限,但它们已显著成熟。
今天领先的 DEX 处理的交易量可以媲美传统平台。最大的以太坊 DEX Uniswap 在单个月(2025年7月)中处理了几乎 1000 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个数字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总的来说,自成立以来,去中心化交易所已促成近 10 万亿美元的累积交易,显示出点对点交易的巨大市场需求。
而且不只是 Uniswap:其他主要 DEX 平台在不同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繁荣发展。BNB 链上的 PancakeSwap 成为交易 BEP-20 代币的中心;Curve 因高效交换稳定币而获得知名度;SushiSwap 扩展到多链;而在 Layer-2 网络和替代链上,像 GMX 和 dYdX 等新进入者在去中心化杠杆交易中开辟了新天地。
甚至 Solana 的 DEX Raydium 在 2024 年下半年因为一场 meme 币交易狂潮而迅速增长,曾一度占据 DEX 活动的四分之一以上。
DEX 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降低了新代币上市的门槛。
任何人都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为代币创建流动池,这意味着创新项目和实验性资产通常在 DEX 上首次亮相,远早于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市。寻找下一个突破性 DeFi 币或 meme 代币的交易者往往需要进入 DEX 以提前买入。
例如,当像 TRUMP 币这样的政治主题代币直接在链上推出时,它通过 DEX 交易达到了显著的市值,远在任何中心化平台上市之前。这种先链上趋势显示出 DEX 如何成为加密创新的摇篮,捕捉到 CEXs 可能只在流行后才会列入的机遇。据一份行业报告称,许多经验丰富的加密投资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他们逐渐迁移到 DEX 寻找交易机会,以寻求更高的收益和早期访问。
除了推出新币, DEX 的功能也在扩展。
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初使用简单的“自动化做市商” (AMM) 机制——基本上是通过公式调整价格的代币池——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由 Uniswap 开创),但有时效率不高。
现在我们看到更复杂的设计:一些 DEX 使用订单簿混合或 Layer-2 网络,以实现更快、更便宜的交易。有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以及提供高杠杆的期货和永续掉期(例如 dYdX、GMX 以及像 Hyperliquid 等新兴平台)。实际上,永续 DEX 在 2025 年处理了超过 2.6 万亿美元的交易,因为它们吸引用户进行“无托管”的杠杆交易,同时不断提高速度。
这仍然只是整体衍生品市场的一小部分,但它正在快速增长——DEX 在加密期货交易量中的份额从 2024 年的不到 5% 上升到了约 10%,表明了真正的势头转移。
关键的是,DEX 用户始终保管自己的资产。当您在 DEX 上交易时,您连接的是您的钱包(如 MetaMask 或硬件钱包),交易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在对等方之间执行。没有一个中心化实体可以冻结您的账户或不正当地使用您的资金。
这种安全模型在中心化交易所遭受攻击或丑闻时证明了它的价值。DEX 无法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暂停提款或借出客户存款——此类机制根本不存在,因为资金在交换之前始终保留在用户自己的地址中。所有交易和储备都在区块链上透明记录,任何人都可以验证。因此,DEX 的倡导者认为此设置避免了中心化平台中“单点故障”的风险。“肯定有些 DEX 的元素对此类化的吸引力,减轻了系统中某个恶意操作者或单点故障的机会,”Enclave Markets 的 CEO David Wells 解释道,他是一家连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的公司。
FTX 的倒闭是对这一优势的一个严峻佐证——去中心化交易所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在 DEX 上交易的用户从未有任何中介丢失资金。在 FTX 崩溃的前后几天内,DEX 的交易量急剧上升(Uniswap 的每周交易量在恐慌中几乎增长到超过 170 亿美元),成千上万的比特币被从 CEX 平台取走,因为用户寻求自我保管的安全。
“现在很明显,持有资产在一个集中的实体中会存在风险,”DEX Hashflow 的 CEO Varun Kumar 指出,数据表明“用户在此类事件后转向去中心化交易解决方案”。
尽管如此,DEX 并非没有挑战。
成为自己的银行意味着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使用 DEX 需要更多的技术知识:用户必须管理自己的钱包和私钥,导航有时复杂的界面,并理解滑点公率和燃气费等概念。
如果您将交易发送到了错误的地址或丢失了您的种子语,没有客服热线可以拨打。
“DEX 最大的挑战之一仍然是它们的用户界面,”数字资产安全公司 CoinCover 的报告指出,“投资者需要了解滑点等概念……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早期的 DEX 界面确实令人畏惧,尽管它们已有所改进,许多现在提供流畅的 web 和移动应用。
另一个问题是性能和扩展性:流行的区块链可能会出现拥堵,这意味着DEX 交易(发生在链上)可能会在高峰时期放慢或产生高费用。例如,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时,如果正值热门 NFT 发行期间,可能需要支付数十美元的交易费用——对于小额交易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
新的高速度区块链上的 DEX(如 Solana 或 Layer-2 网络)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但网络拥堵和“订单处理时间延长”的风险在市场升温时仍然存在。
流动性也是一个关注点:虽然顶级 DEX 池对主要代币来说非常流动,但对于更不知名的交易对,在交易大额时可能会出现价格滑点或波动。
本质上,DEX 的深度历史上不如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的订单簿——尽管随着流动性增长和聚合器在各池间拆分订单,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最后,智能合约风险是 DEX 的独特担忧。代码中的漏洞或利用已经导致对 DeFi 协议的攻击。编码错误可能是灾难性的——如在 2024 年 Velocore DEX 由于智能合约漏洞被黑掉 680 万美元的案件中所示。用户必须信任 DEX 的代码是安全的(通常经过审核,但从不保证)。尽管有这些挑战,DEX 的趋势显然是向上的。
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Uniswap 的月活跃用户在一年内(从 2024 年中到 2025 年中)翻了一倍,从830万人增加到1950万人——而它们的功能也在不断改善。通过社区驱动的创新,DEX 正在逐步削减其历史优势。 内容:of centralized trading venues.

什么是 CEX?中心化交易所仍占主导地位
中心化交易所 (CEX) 是一种传统的加密货币交易中心,由作为中介的公司(或组织)运营。在这种模式下,用户注册账户 —— 通常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 (KYC) —— 并将他们的资金存入交易所的保管中。
交易发生在交易所的内部订单簿上,交易所使用其专有软件匹配买卖双方。在很多方面,CEX 的功能类似于数字股票交易所 + 银行组合:它持有客户的资产(就像银行持有存款)并促进交易(就像股票交易所匹配订单),通常对每笔交易或取款收取费用。币安、Coinbase、Kraken、OKX、火币(最近更名为 HTX)、Bitfinex、Bitget、Upbit 和以前的 FTX —— 这些都是一些为数千万客户提供服务的知名中心化交易所。
CEX 上的交易通常快速且流畅。用户受益于受欢迎交易对的深度流动性,这意味着可以以最小的价格影响执行大订单。
界面通常精美且用户友好,提供高级图表工具、订单类型和客户支持 —— 所有这些都降低了新手的进入门槛。毫不奇怪,对于大多数进入加密货币的零售投资者来说,中心化交易所是他们的第一站。
中心化交易所“更类似于华尔街的传统交易所……使交易对新投资者更为友好”,正如路透社在 FTX 事件高峰期间指出的那样。
您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和密码登录,通常可以在失去访问权限时恢复您的账户,并相信公司的支持团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此外,CEX 集成了法定货币对接点 —— 用户通常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卡片存入或提取政府货币(USD、EUR 等),而去中心化平台无法直接做到这一点。这种便利地连接加密货币和法定货币的能力是 CEX 吸引主流用户的巨大优势。
几乎在每个指标上,今天的 CEX 在总活动量上仍然远超 DEX。尽管面临阻力,2024 年中心化交易所全年记录了约 14.3 万亿美元的现货交易量。
相比之下,这大约是 DEX 在链上看到的数量级。
2025 年第一季度,前十大中心化交易所就处理了 5.4 万亿美元的现货交易。
这些交易量表明 CEX 仍然是加密价格发现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市值巨大的资产,如 比特币 和 以太坊。流动性高度集中在顶部:行业领导者币安到 2025 年初单独占据了全球现货交易量的约 40%。在高峰期,币安的主导地位甚至更大 —— 在 2023 年初它占据了市场的 60% 以上,知道监管打击和竞争对手蚕食其份额。
不过,币安每个月处理的交易额达数千亿美元,据信在全球有超过 1.5 亿注册用户。
其他大型 CEX 也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Coinbase,最大的美国交易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服务于 1.1 亿以上的验证用户,定期处理 10 - 20 亿美元的日交易量。Kraken(美国)报告拥有 520 万客户,并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看到其交易量同比增长 106% ,这主要归因于其即将到来的 IPO 的再度关注和期盼。OKX 和 Bybit 在衍生品领域也已成为巨头,期货交易量通常仅次于币安。
Crypto.com 在2021 - 2022 年通过激进的营销进入了按交易量计算的顶级交易所行列。这些交易所不仅是交易场所,现在还是提供了一系列金融服务的企业 —— 从贷款、委托和加密信用卡到 NFT 市场和风险投资部门。
它们已有效地成为加密经济中的金融巨头,部分现正寻求正式的监管批准和股票交易所上市,与传统金融的界限模糊。
例如,Coinbase 和 Kraken 都向公开市场迈进(Coinbase 在 2021 年通过直接上市,Kraken 通过大规模融资回合并 IPO 在即),而在海外甚至金融科技应用如 Revolut 也正在加入加密交易时考虑双重上市。
考虑到它们的规模,CEX 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审查和监管。
在 2023-2024 年,美国监管机构(特别是 SEC)对几家大型交易所发起了备受关注的行动。Coinbase 和 币安 都在 2023 年被 SEC 起诉,指控他们经营未注册的证券平台,这在行业内引发了震荡。特别是币安的故事戏剧性十足:经过长时间的调查,2023 年末达成了一项和解,使其知名 CEO 赵长鹏(CZ)下台,公司支付了 40 亿多美元的罚款。
虽然币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否认了不当行为,但在监管压力下,它确实从某些市场撤退了。
这些事件表明,大型交易所可能会最初被视为银行或金融机构,必须实施严格的合规、风险控制和透明度措施。的确,2025 年的 PwC 分析警告称,领先的 CEX 可能会被视为“系统重要性”并被迫达到银行类保管、资本和披露标准。
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监督可以加强信任(没有人希望重演 FTX 明显的管理失误),但也突显 CEX 如何在一个号称去中心化的行业中固有地引入中心控制点。为了在 FTX 事件后恢复信心,许多 CEX 匆忙发布了储备证明审计,以向用户保证他们的存款完全有担保。虽然这些措施有所帮助,但它们是自愿的,并且 rigor 各有不同。根本的权衡仍然存在:使用 CEX 时,你必须信任交易所——就像在银行存款一样——你的资产在你需要的时候会在那里。当这种信任破裂时,正如 FTX 的顾客所了解到的,其后果是严重的。“像 FTX 这样的公司本应持有你的资产,但他们最终却把它们借了出去,” CoinDesk 编辑特蕾西王观察到这种行为“违背了加密货币的基本理念”。
尽管在哲学上有争论,CEX 仍继续蓬勃发展,因为他们提供的重要优势和服务是普通人认为无价的。
便利是关键:在 CEX 上,你可以在智能手机上点击几下进行交易,通常在一种像证券或银行应用程序一样的流畅应用程序中。
许多还提供 24/7 客户支持、保险基金以覆盖某些损失和其他用户保护。合规性也可以是一个特性,而不仅仅是负担 —— 通过遵循 KYC/AML 规则,信誉良好的交易所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补救途径,而纯匿名 DeFi 无法做到。例如,如果你成为已知骗局或黑客的受害者,受监管的交易所可能会冻结肇事者账户或协助执法(正如在一些高调恢复案件中看到的那样),而在 DEX 上则没有等同的权威可上诉。
此外,CEX 通常列出更多与法定货币的交易对(例如 BTC/USD、ETH/EUR),实现直接兑现,而 DEX 则不直接支持。
对于那些尚未准备好管理私有钱包的人来说,信任交易所的托管钱包更容易 —— 尽管付出了真正所有权的代价。随着加密货币的扩展,公司和交易所纷纷成立,以便使购买加密货币如登录应用程序一样简单,NBC 新闻指出这项便利引入了 Satoshi 系统试图避免的中间人依赖。
值得称赞的是,最大的一些 CEX 也在不断适应。
认识到 DeFi 和 DEX 拥有吸引人的特性,一些中心化平台正在接受混合的方式。
例如 Coinbase 已将 DEX 交易功能集成到其移动应用程序中,并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 (Base) 以支持链上活动。正如 Coinbase 所说的那样,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在熟悉、受监管界面中“访问所有链上资产”的通道。
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防御行动——承认如果人们想要自我托管和更多的资产选择,一个有前途的 CEX 应该促进这一进程而不是被其颠覆。JPMorgan 的分析师曾经评论说,尽管 DEX 对主要 CEX 业务构成威胁,但目前正在减弱,部分原因是大型交易所正在自己整合 DeFi 功能。
事实上,这种整合可能会释放巨大的价值:JPMorgan 的分析预测,通过利用其 Base 网络和 DEX 特性,Coinbase 的股票可能会攀升,可能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并通过新的链上费用收入提高利润。
除了技术插件,CEX 也在扩大他们的范围 —— 正在转型为全面的加密平台或“超级应用”。
币安和其他公司提供储蓄产品、贷款甚至越来越多的非加密服务(如旅行订票等),以成为一站式金融应用。
这种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创造新的收入流和粘性,但也比起加密本身反应的去扩展更接近中心化金融科技模型。但在“成为加密主要金融中心的竞赛”中,像币安、Coinbase、Kraken 和其他的 CEX 正在为创新、合规和机构合作投入大量资金以巩固其主导地位。截至 2025 年,中心化交易所部门仍然是加密交易的支柱,但很明显,由于来自 DEX 的竞争压力,景观正在发生演变,并且 内容: 外部监管力量。

对于普通加密用户的主要区别
从普通加密用户的角度来看,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区别是显著的。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最佳选择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经验水平、目标和价值观。让我们用实际术语来分解这些关键的差异:
使用便捷性和可访问性
对于新手来说,中心化交易所通常更容易接触。如果 Alice 是一位只想用借记卡购买一些 Bitcoin 或 Ethereum 的普通投资者,那么像 Coinbase 或 Kraken 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了一个简单、熟悉的流程:使用电子邮件注册,设置密码,可能还需要完成身份验证,然后你就可以通过一个简洁、导向明确的界面进行交易。
用户体验经过打磨,与在线银行或股票交易应用类似,这降低了恐吓因素。相比之下,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 Alice 已经设置好一个加密钱包(用来支付交易费的以太币或其他本地代币),了解如何将该钱包连接到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并掌握兑换的含义。“中心化交易所对初学者来说是理想的”,一位行业指南如此表示,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对缺乏技术知识的新手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
此外,中心化交易所通常有移动应用程序,集成了价格提醒、教育资源和客户支持聊天—为新手创造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让其学习并参与。去中心化交易所作为构建在区块链上的网页或应用界面,在可用性上有所提升(有些现在有流畅的移动钱包应用程序),但它们仍然假设用户具有更多的基础知识。
在错误交易时,没有中心化的客户支持来引导你;最好的情况下,你可能在社区论坛或 Discord 频道中找到帮助。这种“手把手指导”的差异对普通用户来说至关重要。即使是像找回忘记的密码这样简单的事情—在中心化交易所,通过“忘记密码”和身份验证可以轻松解决—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里的情况下,丢失你的私钥意味着永远丧失访问权限。因此,许多普通用户仍然坚持使用相对“直观的界面和托管安全网”的中心化交易平台,至少直到他们获得更多的信心。
资金的托管与安全
或许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谁控制你的资产。
在一个中心化交易所,你是将你的币交给交易所托管。你的账户余额可能显示你在交易所X有1个比特币,但从法律和技术上讲,交易所X持有控制该比特币的钱包的私钥。
这种安排可以很方便——交易所负责管理所有的幕后安全——但这也引入了对手风险。若交易所被黑客入侵、发生技术故障或从事欺诈活动,你的资金可能面临风险。
不幸的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有几个警示故事:从2014年臭名昭著的 Mt. Gox 黑客事件(损失了850,000个比特币)到最近在 Bitfinex、KuCoin和 Coincheck的漏洞,黑客反复针对持有大量用户币的中心化平台。即使在2023-2024年,也有一些事件(例如,Bybit据报道面临严重的网络盗窃企图,而一个较小的亚洲平台 Nobitex则被黑),这都提醒我们,任何中心化的蜜罐对攻击者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目标。
相比之下,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你始终将自己的资金保存在个人钱包中,因此即使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网站或智能合约被攻破,攻击者也无法直接掠夺你的资产,除非你批准了一笔恶意交易。
这种自我托管模式在抵御中心化黑客攻击方面固有地更安全,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保险库可供破坏。
此外,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透明性允许用户验证智能合约代码是开源的,流动性池中的储备在链上可见。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从不会面临因平台破产或滥用而冻结提款的情况——这些情况在中心化交易所曾经发生过(例如,FTX臭名昭著地阻止客户提款,因为它陷入破产,困住了用户的资金)。
正如一位去中心化交易所支持者戏称的那样,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意味着永远不必担心提款暂停,或担心交易所运营者秘密用你的存款赌博。另一方面,自我托管将安全责任放在个人身上。每天的用户必须安全管理私钥或恢复短语——这可能涉及使用硬件钱包、写下种子短语,以及警惕网络钓鱼攻击。加密货币有一句话:“没有你的私钥,就没有你的币”,这强调如果你让另一个人持有你的私钥(就像在中心化交易所那样),你实际上就不真正拥有加密货币。许多用户在FTX事件后铭记这一教训:区块链银行家 Caitlin Long 指出,在FTX崩溃后,一“巨大浪潮”的用户将他们的币从交易所转移到自我托管。
但保持托管意味着你必须不丢失那些密钥—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综上所述,一个普通用户必须在中心化交易所便捷的引导性安全(并额外信任运营商)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授权和直接控制(伴随责任和潜在技术复杂性)之间做出选择。
隐私与匿名性
使用中心化交易所通常需要个人身份识别。
大多数地区的顶级中心化交易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规则,这意味着新用户将被要求提供护照或驾照及住址证明等文件。
你在交易所的交易随后会关联到公司数据库中的身份。对于重视隐私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缺点——你进行的每笔交易可能在监管要求下被监控或报告。
有些人仅因为黑客风险(交换数据泄露已经发生)或者基于原则,就对向加密网站提供其政府ID感到不舒服。相比之下,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允许任何人直接用钱包交易,而无需个人信息。它们通常只是在与区块链交互的网页应用程序;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智能合约不在乎你是谁,只要一个有效的钱包签名提供了交易即可。
这种假名性意味着,比如说,尼日利亚、伊朗或委内瑞拉的用户无需跳过合规箍即可访问去中心化交易所并交换代币—在某些受到监管中心化交易所地理屏蔽特定地区或活动的情况下,这可能不可能。
对于重视财务隐私或生活在限制性政权下的普通用户来说,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了一条生命线。
“去中心化交易所允许投资者在不透露个人信息或财务历史的情况下进行交易,”CoinCover指出,在资本管制严格或银行不稳定的地区,这种假名性受到高度重视。
一个日常的例子:一个面临恶性通胀的国家的人可以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将本地储蓄兑换为稳定币以保值,同时政府或银行无法轻易干预或监控他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完全私密—交易在区块链上是公开的。复杂的分析有时可以将钱包地址与个人关联,但这仍比将自己的身份交给中心化实体更私密。
另一方面,一些用户欣appreciate the regulatory oversight on CEXs as it can deter outright criminal activity and sometimes provides recourse – e.g., if someone hacks your CEX account, the exchange might notice suspicious behavior and lock the account, whereas if your personal wallet is hacked, there’s no similar guardian. In any case, for the average user, the privacy trade-off is clear: CEXs require trust and disclosure, DEXs offer anonymity but at the cost of taking on all responsibility (and some risk of running afoul of laws if one isn’t careful, since just because a DEX doesn’t KYC you doesn’t make an illegal trade legal).
资产选择
另一个差异是可用资产的范围。中心化交易所,尤其是那些获得许可证或有声誉要维护的,往往在列出新的加密货币时比较挑剔。
它们通常有内部审核委员会来评估代币的合规性、安全性、需求等。例如,Coinbase 相对于众多的加密货币而言,上市的资产历来相对较少,专注于其认为合法和安全的代币—尽管其后来扩大了其上市范围。
较小的交易所可能会列出更多的代币以吸引用户,但即使以其广泛阵容而闻名的 Binance 也不会列出每个不为人知的模因币。这意味着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普通用户可能仅能访问前200名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及一些更小的币—这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并不是全部的代币宇宙。相比之下,去中心化交易所几乎提供了其底层区块链网络上存在的任何代币。如果有人明天创建了一个新代币并提供了一些流动性,它便可以立即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易。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如果你尝试购买一个非常新鲜或利基的代币(可能你在 Twitter 上读到一个实验性的 DeFi 项目还没有在大交易所上出现),你可能需要冒险去去中心化交易所。
这既令人兴奋,也充满风险:令人兴奋是因为你得以在项目的初期进入;风险则是因为不存在交易所的尽职调查—未经过审核的代币上的骗局或“拉地毯”行为很常见。许多零售用户通过艰难的方式学到这点:仅仅因为你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购买某物,并不意味着你应该买;恶意代币或山寨币会困住不警觉的人。
相比之下,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的列出至少信号一个代币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尽管 内容: 无保证投资价值)。所以,坚持使用CEX的普通用户得到的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菜单,而使用DEX的用户则享受开放自助餐,囊括所有代币,并承受相应的自由和风险。
成本和费用
用户也关心交易成本是多少。
中心化交易所通常对每笔交易收取交易费用——通常约为交易价值的0.1%至0.5%,有时对大额交易者或使用交易所本地代币的用户便宜些。
他们可能还会收取提现费用(特别是法币提现或小额加密提现)。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传统的费用结构——通常有小额的协议费用(例如,Uniswap交易的0.3%,常部分用于流动性提供者),但更重要的是,DEX用户支付网络的燃气费用来执行链上交易。
这些费用根据区块链的拥堵状况可能比其他费用要高。例如,在以太坊上进行简单的代币交换,在繁忙时间可能花费5美元或50美元的燃气费,无论交易规模如何。
在像Solana这样的高吞吐量链或像Arbitrum这样的Layer-2网络上,燃气费用只是几美分,使得在那里进行DEX交易非常便宜。但关键是,CEX上的交易是链下的,通常对于小到中等规模的交易更便宜——在1000美元的交易上可能只需付几美分或几美元的费用(或者在某些交易对上甚至零费用,因为一些交易所提供促销活动)。在DEX上,进行1000美元交易可能需要支付超过10美元以上的燃气费和协议费,这明显更高。因此,对于日常小额交易,CEX可能更具成本效益,而对于非常大额的交易,CEX的费用可能积累,或许DEX在低费用网络上进行交易时,可以提供更好的价格执行。在某些情况下,精明的用户有时使用聚合工具来发现DEX或CEX在扣除费用后能为特定交易提供更好的净价格。
还有滑点问题:在像Binance这样的大型CEX上,即便是100,000美元的比特币市价单也可能接近报价执行,因为订单簿深度足够。在DEX上,如果流动资金池不够大,同样的交易可能会显著移动价格。
进行小额交易(<1000美元)的日常用户通常不会注意到滑点,但在流动性较差的DEX池中进行较大交易时,可能会获得较差的汇率。实际上,许多休闲用户不仔细计算这些细节——他们常常只是坚持使用自己感到舒适的平台。但对成本敏感的用户会选择能为他们的交易规模和频率提供最佳交易的平台;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是CEX,而在另一种情况可能是DEX。
支持与恢复
最后,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知道如果出现问题时有人会帮忙也是一种安心。中心化交易所通常有客户支持团队,甚至有时还有保险政策。
如果你通过CEX的提现功能将你的加密货币发送到错误的地址,你可能会不走运,但如果是由于交易所的错误或他们一方的黑客攻击所致,领先的平台通常会赔偿用户(例如,在黑客攻击后Bitfinex曾将损失分摊给用户,一些交易所也有极端事件的保险基金)。
此外,如果你怀疑你的CEX账户被欺诈访问,你可以联系支持团队以冻结账户——这让普通用户可能感到安慰。相比之下,在DEX上,你真的是独立作战。如果因为用户错误或某些漏洞而丢失资金,DeFi中不存在“资金恢复”这种概念。
没有中心化机构可以撤销交易;区块链的不可更改性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对许多普通用户来说,这种缺乏追索权是令人生畏的。这种情况类似于现金交易:如果你在街上掉了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它就没了;如果你在自我保管的情况下失去了加密货币,通常是无法找回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日常用户继续偏爱CEX进行日常交易的原因——在可以管理的环境中进行有安全措施的交易感觉更安全,即使这意味着放弃某些控制权。正如俗话所说,伟大的力量(自我主权)伴随着巨大的责任,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承担这种责任来进行日常事务。
综上所述,对于典型的业余加密货币交易者或投资者而言,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了便利、熟悉且贴心的服务,使其成为首选的入门途径。
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自由、控制和审查抵制,吸引那些希望拥抱加密货币核心原则或接触尖端代币的人。许多用户实际上是利用两者的:例如,有人可能使用Coinbase将资金现金进出他们的银行,并使用Uniswap等DEX交易一些DeFi代币。随着用户教育的提高和DEX界面的简化(也许有朝一日甚至集成法币网关),用户友好性的差距正在缩小。
但分歧仍然存在:CEX迎合的是优先考虑便捷和信任的用户,而DEX则迎合的是优先考虑自主权和无授权访问的用户。
专业交易员和机构的关键差异
当涉及到专业交易员——无论是指规模大的个人交易者、以加密货币为重点的基金,还是甚至是尝试进入加密领域的传统机构——在使用CEX与DEX之间的考量涉及到另一套考虑因素。
这些用户要求高性能、先进功能,并对监管和执行风险有敏锐的意识。以下是专业人士视角的关键差异:
流动性与市场深度
专业交易员通常比零售交易者调动更多资金,而且往往频繁交易。对他们而言,流动性为王——他们需要能够在不显著改变市场的情况下进出仓位。在这一方面,中心化交易所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顶级CEX在其订单簿中聚集了大量流动性。像Binance或Coinbase这样的单个平台可以以微不足道的滑点处理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以太币或其他顶级资产订单。即使是山寨币,CEX也常有市场做市公司提供流动性,保证了紧密的价差。
相比之下,虽然DEX流动性有所增长,但它分散在多个池和链中。在DEX上进行大额交易可能会遇到滑点或需要分拆跨多个协议。例如,如果一个基金想要出售价值500万美元的中市值代币,可能在DEX上无论是显著推高价格还是无法一次性满足,而主要的CEX可能在其订单簿中有足够的买单来更优雅地吸收(或者基金可以与CEX的桌面协商OTC大宗交易)。虽然有去中心化流动性聚合器可以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到2025年,深度流动性仍倾向于“集中在前五大[中心化]平台”,根据加密市场数据公司Kaiko。大宗交易员趋向于流动性集中的地方——而那仍主要是中心化交易所。
这尤其适用于衍生品:希望交易具有1亿美元名义价值的比特币期货的专业交易员需要CME、Binance Futures或OKX这样的交易所——没有DEX能够在没有巨大滑点的情况下处理这种规模(尽管有趣的是,像dYdX和GMX这样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开始吸引机构对较小额度的兴趣)。
速度与执行
在高频交易或只是活跃的日内交易中,执行速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中心化交易所以能够处理每秒数万笔交易的高速撮合引擎运行。延迟通常以微秒为单位测量——相当于传统金融交易所。
交易员可以进行服务器共址或使用WebSocket API进行实时数据提要。相比之下,DEX交易受限于区块链速度——如果是在Ethereum L1上,你要等待大约12秒确认一个区块(假设你支付了足够高的燃气费),这对于HFT交易员来说是漫长的等待。即使是在块时间为~0.5秒的Solana等更快的链上或Layer-2网络上,DEX交易仍然有更多的延迟和不确定性(区块链重组、mempool延迟)比CEX内部撮合。
此外,DEX交易可能失败(例如,如果价格变动且你的滑点设定被超过,你的交易可能在等待后被逆转)。专业交易员厌恶交易失败,因为时间常常是关键。
在CEX中,如果你的订单未成交,你会立即知道并能调整;在DEX上,你可能浪费时间和费用在一次失败的尝试上。还有MEV(矿工/最大值可提取价值)在DEX上——精通的区块链机器人可能检测到来自鲸鱼的大额订单,并插入自己的交易来获利,实际上在交易上抢先进场。这会导致DEX的大交易者获得更差的执行价格,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CEX(在CEX的内部规则防止这种行为,除非法例外的交易所内部人员,属于非法)。专业交易员,特别是量化和高频企业,因而在CEX中更为偏好,他们可以预见性地执行策略。在CEX上,提供几乎即时的交易确认与高吞吐量,而大多数DEX则无法满足算法交易的延迟要求。
话虽如此,令人感兴趣的是,像链外撮合链上结算的混合DEX模型的开发,旨在缩小这一差距,但这些往往又重新引入了一些信任或集中性(例如,dYdX目前的模式使用了链外订单簿)。
先进的交易功能与工具
专业市场参与者经常需要的不仅仅是现货交易。他们使用衍生品(期货、期权、互换),进行杠杆保证金交易,卖空,止损订单及其他复杂的订单类型。中心化交易所已经开发了一套丰富的这些产品。
例如,Binance和Bybit提供永续期货合约等...Content: 每一个加密资产的杠杆高达100倍;Coinbase和Kraken为机构提供受监管的期货交易;Deribit专注于专业的加密期权。许多中心化交易所(CEX)提供保证金借贷/借用设施,使交易者可以杠杆化头寸或做空资产。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领域仍在追赶:去中心化衍生品已存在(如GMX、dYdX,以及像Hyperliquid这样的新玩家用于永续合约,或像Opyn和Lyra的项目用于期权),但这些的交易对选择和流动性相对大CEX是有限的。
例如,一个专业人士想在以太坊上进行某种特定行权价格和到期日的期权价差策略,几乎肯定需要使用中心化平台(如CME或Deribit),因为DEX的期权市场还不成熟。此外,复杂的订单类型(如限价单、止损单、冰山单)在CEX上很常见,但在基于自动做市商(AMM)的DEX上往往没有,除非使用专门的第三方工具。一些先进的DEX平台和聚合器正在引入限价单功能,但这并非普遍。
这些工具的缺乏可能对依赖它们进行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位机构交易员可能还关心报告和分析——CEX通常提供账户报表、可下载的交易历史记录,有时还提供机构需要的合规报告。
在DEX上,交易者需要手动汇总链上交易和评估头寸,这是一项额外的操作麻烦(尽管区块链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总的来说,CEX目前提供的交易工具更为全面——就像Bloomberg终端和简单交换界面的区别。
对手方风险 vs. 监管风险
有趣的是,机构和专业人士以不同方式评估风险。
对手方风险(交易所违约或滥用资金)是一个顾虑;我们看到即便是对冲基金也因FTX的崩溃而措手不及,失去对大量资产的访问。许多专业机构自此采纳了更严格的尽职调查和对他们保存在单一交易所的资金有了限制。
一些大型交易公司现在甚至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时使用第三方托管——将资金保存在外部托管,并仅在需要时转移到交易账户,以降低风险敞口。从纯粹的对手方角度来看,DEX在这里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消除了信任中间人托管的需求。基金可以掌控自己的资产,并通过智能合约进行交易,从而避免交易所信用风险事件的噩梦场景。实际上,“监管和信任问题……促使许多人探索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正如一个市场评论在FTX之后指出的。然而,监管和合规要求引入了其他考虑。
专业基金通常有任务规定只能在合规或至少符合某些法律参数的场所交易。许多机构尚未对直接使用DEX感到舒适(或他们的投资任务允许这样做),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反洗钱合规或受托责任产生疑问。例如,机构在DEX上交易可能会担心:如果后续监管机构将其标记为促进未注册交易或与被制裁的地址交互怎么办?这些考虑意味着,迄今为止,机构强烈偏好受监管的CEX。一份报告观察到“机构倾向于受监管的交易所以进行托管和风险管理”——他们喜欢的一点是Coinbase或Gemini在美国法律下运作,具有审计的财务状况,并且可以追责。
从实际上,往往也需要入/出金通道:一个机构交易员可能最终需要将加密利润转换为存入银行账户中的美元——这只有中心化交易所或经纪商能够提供。与此同时,对DEX的监管审查正在上升(如关于去中心化金融KYC规则的讨论),但这仍然是灰色地带。
因此一个专业人士可能会认为使用DEX存在监管不确定性,而使用已被确认合规的CEX,尽管存在对手方风险,但至少确保了合规性。这是一种平衡:一些加密对冲基金将两者结合起来——将DEX用于其策略的一部分(特别是收益农场或访问去中心化金融收益)和CEX用于核心交易和现金管理。机构越大、越传统,它们就越可能坚持目前只与CEX合作。
基础设施和集成
专业交易员通常会部署机器人、算法或将交易软件连接到交易所。因此,API访问至关重要。中心化交易所提供稳健的API(REST和WebSocket)用于市场数据和交易执行。交易公司可以创建复杂的策略(套利、做市、统计交易),同时接入多家CEX的API。
他们还可以受益于在一些机构交易所提供的诸如FIX协议网关,并可以依赖某些保证,如部分填充的交易可以回滚等等。与DEX交互相比,通常意味着直接与区块链交互——要么通过编写自定义脚本发送交易,要么使用可以触发链上交易的中介服务。
随着SDK和库的发展,这变得更容易,但它仍是一个不同的范式。
撇开延迟不谈,使用DEX管理交易操作可能涉及运行区块链节点或依赖第三方RPC服务、处理链上故障,并确保用于签署交易的密钥的安全性(没有人愿意他们机器人的私钥被泄露并导致所有资金被盗)。这些操作复杂性使得许多专业店铺不愿意全力投入DEX交易,除非这是他们的专业领域。此外,风险管理工具在CEX方面更为成熟——例如,交易所可以提供具有独立余额的子账户,以便交易员可以将策略进行隔离。
一些交易所提供内置的杠杆或投资组合保证金,以实现高效的资本部署。DEX正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如用于未足额抵押交易的协议或去中心化主经纪服务),但这些还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在主要CEX上,专业交易员可以获得更即插即用、机构级的体验。
机会与阿尔法
另一方面,精明的专业加密交易员认识到,DEX提供了CEX可能没有的独特机会。
那些知道如何的人可以套利去中心化金融中的低效或间隙。例如,DEX与CEX之间的价格差异可以被交易(实际上,许多市场做市商交叉市场套利以保持价格一致)。DEX上的流动性挖矿激励可以有效地补贴交易费用,甚至为提供流动性产生利润——这些在CEX上是不可用的,只有公司才从费用中受益。
一个专业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员可能会在几十个流动性池中部署资金,在闲置资产上赚取收益,同时仍然保持交易敞口。
这些都是传统自营交易公司开始探索的策略。此外,一些早期阶段的代币或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可以为那些先于大众参与DEX平台的人创造超额回报——这种阿尔法是前瞻性的加密基金所追求的。因此,从投资角度看,完全忽略DEX可能意味着错过加密创新和收益的前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甚至一些机构参与者开始试探地进入去中心化金融的趋势:202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可观比例的对冲基金正在实验去中心化金融以获取收益或进行交易。但这些尝试通常受限且被谨慎管理,正因为上述的顾虑(流动性、合规性等)。
随着DEX技术的发展以提供更好的执行和更专业的功能(也许如果监管明确度提高),我们可以预期会有更多的大量交易者参与。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们正朝着一个融合方向发展:CEX正在借鉴DEX的想法(如自我托管选项、链上资产支持),而DEX在改善以吸引通常坐在CEX上的更多交易量。
如果,假设一个CEX提供无托管交易模式,或一个DEX为满足机构而对大交易者实施KYC,界线可能会模糊。还有一些混合交易所正在出现(部分去中心化,部分中心化),旨在提供两者的最佳特性。所有这些都说明,专业交易社区正密切关注DEX与CEX之争,并将去到有优势的地方——但截至目前,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大型加密交易的主要舞台。

DEXs与原始加密精神:回归中本聪的愿景?
加密货币诞生于一种理想主义的愿景:一个无需依赖可信中介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比特币的创造者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著名的白皮书中阐述了这一点,根本上提出了一个由密码学和共识而非银行和经纪机构治理的金融系统。
在比特币的早期,这种去中心化和自我主权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讽刺的是,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用户涌向中心化交易所(如Mt. Gox,后来是Coinbase,Binance等),这些交易所重新引入了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领域中的一些老手将此视为必要的妥协——为增长考虑——而另一些则认为这背离了核心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去中心化交易所代表了回归加密货币的根源。
它们体现了您可以在区块链上直接交易和交易,以一种无需信任的方式,且无需任何权威机构的许可。内容: crypto players are channeling Satoshi’s original vision by cutting out the financial middleman and taking to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wrote Reuters during the fallout of FTX’s collapse. Indeed, the FTX debacle in late 2022 became a rallying point for the true believers of decentralization. The implosion of a centralized giant, due to alleged misappropriation of user funds and lack of oversight, was evidence (to them) that only trustless systems can be trusted. Influential voices in the community began urging people to “double down on DEX” and self-custody.
加密玩家正在通过消除金融中介,转向去中心化交易所,来传达中本聪的原始愿景,”路透社在FTX崩溃后的报道中写道。实际上,2022年底FTX的崩溃成为去中心化真正信徒的集结点。一个中心化巨头因涉嫌挪用用户资金和缺乏监管而崩溃,这对他们来说是只有去信任系统才值得信赖的证据。社区中的有影响力的人开始呼吁人们“加倍使用DEX”和自我托管。
A common refrain on crypto forums and Twitter at the time was exactly that old slogan: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
当时在加密论坛和推特上的常见口号就是那句老话:“不是你的密钥,就不是你的币。”
In other words, if you don’t hold the private keys, you’re not truly in control – which is antithetical to why Bitcoin was created in the first place, to give individuals full control over their money.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拥有私钥,你就无法真正掌控——这与比特币最初的创造宗旨相悖,后者旨在让个人完全掌控他们的资金。
The ethos of DEXs aligns closely with the “Cypherpunk” and libertarian spirit that animated early crypto adopters. That spirit is about disintermediating finance, enabling anyone in the world to transact freely, and resisting censorship or control by centralized entities (be it governments or corporations).
DEX的精神与激励早期加密货币采用者的“Cypherpunk”和自由主义精神密切契合。那种精神是要消除金融中介,让世界上任何人都能自由交易,抵制中央实体(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的审查或控制。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allow for peer-to-peer trading that cannot be easily shut down because the smart contracts live on public blockchains and users can connect from anywhere. There is a straight line one can draw from the vision of financial sovereignty – people being their own banks – to the design of DEXs where users trade from their own wallets.
去中心化交易所允许点对点交易,因为智能合约存在于公共区块链上且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连接,因此这些交易不能轻易关闭。人们可以从金融主权的愿景——人们成为自己的银行——直接联想到DEX的设计,在那里用户从自己的钱包进行交易。
“This is like taking power back and being in charge of your own money,” as Tracy Wang of CoinDesk said about the post-FTX shift to decentralization. On a DEX, there’s no need to trust a CEO or a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omise; the code executes the trades and that’s that. This self-sovereign approach is arguably closer to what early Bitcoin users imagined when they talked about a parallel financial system. It harks back to the ideals of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too – anyone can list a token, provide liquidity, or use the platform without asking for approval. In the same way that Bitcoin made sending value as permissionless as sending an email, DEXs aim to make exchanging assets just as open.
这就像Tracy Wang在CoinDesk上关于FTX后去中心化转变所说的:“这就像是收回权力,掌控自己的资金”。在DEX上,不需要信任某个CEO或金融机构的承诺;代码执行交易,仅此而已。这种自我主权的方法可以说更接近于早期比特币用户在谈论一个平行金融体系时所设想的。这也让人回想起无许可创新的理想——任何人都可以列出一个代币、提供流动性或在不需要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该平台。就像比特币使得发送价值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无许可,DEXs旨在使资产交换同样开放。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crypto space have often highlighted this philosophical divide.
加密领域的知名人士常常强调这种哲学上的分歧。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就是一个例子,他一直是各层级的去中心化的积极倡导者。
He famously quipped years ago that he “hopes centralized exchanges burn in hell” for their gatekeeping role and extraction of huge listing fees from projects. Though hyperbolic, the sentiment underscores a resentment that many early crypto thinkers have towards centralized choke points. Their argument: if cryptocurrencies simply recreate the same centralized structures (like big banks or stock exchanges) but with digital tokens, then what was the point of all this innovation? The real promise of blockchain is to empower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directly, not to enrich a few new middlemen.
他在几年前以一句台词著称,称他“希望中心化交易所下地狱”因为它们把守关卡的角色和对项目征收巨额的上架费用。尽管夸张,这种情感突显了许多早期加密思想家对中心化瓶颈的怨恨。他们的论点是:如果加密货币只是用数字代币重现同样的中心化结构(例如大银行或股票交易所),那么所有这些创新的意义何在?区块链真正的承诺是直接赋权于个人和社区,而不是丰富几个新的中间商。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along with other DeFi protocols, represent that promise in action – finance without central authorities. They also invoke the censorship-resistant nature of crypto. For example, if a government or corporation doesn’t like a particular token or user, on a decentralized exchange they have little recourse to stop trading, whereas a centralized exchange could be pressured to delist tokens or freeze accounts. This freedom is very much in line with the “Satoshi-style” vision of an uncensorable financial system accessible to anyon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去中心化交易所及其他DeFi协议代表着这种承诺的实现——没有中央机构的金融。它们也调用了加密货币的抗审查性质。例如,如果一个政府或公司不喜欢某个特定的代币或用户,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就难以停止交易,而中心化交易所则可能会受到压力而不得不上架代币或冻结账户。这样的自由恰好与“中本聪风格”愿景相符,即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访问到的不可审查的金融系统。
Another aspect often cited is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of many DEXs. Platforms like Uniswap or Curve are governed (at least in theory) by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DAOs) composed of their token holders.
另一个常被提及的方面是许多DEX的社区治理。像Uniswap或Curve这样的平台,由由其代币持有者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治理(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This means users can have a say in the platform’s evolution – for instance, voting on fee parameters or new features – embodying the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ideals that Bitcoin’s early adopters championed (Bitcoin itself doesn’t have formal governance aside from rough consensus, but the principle of no central authority deciding things is shared). In contrast, a centralized exchange is run by a CEO and a corporate board, making decisions in a top-down way.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平台的发展中发表意见——例如,就费用参数或新功能进行投票——体现了比特币早期采用者倡导的去中心化治理理想(比特币本身除了粗略的共识之外没有正式的治理,但没有中央权威决定事务的原则是共享的)。与此相对比,一个中心化交易所由CEO和公司董事会管理,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做出决策。
The contrast in ethos is stark: one is a “company”, the other is a “protocol”. Many see the protocol approach as the true innovation – building unstoppable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that is run by code and governed by users.
在精神上的对比鲜明:一个是“公司”,另一个是“协议”。许多人将协议方法视为真正的创新——构建由代码运行、用户治理的不可阻挡的金融基础设施。
That said, it’s worth acknowledging that not everyone in crypto prioritizes ideology. The surge in DEX usage often correlates with practical motives (like making profit in DeFi yield farms or fleeing CEXs after a scare) rather than purely philosophical alignment.
不过,值得承认的是,并非加密领域的每个人都把意识形态放在首位。DEX使用量的激增通常与实际动机(如在DeFi收益农场中盈利或在CEXs受到惊吓后逃离)相关,而并非纯粹的哲学一致。
Yet, the option of DEXs existing allows the ideologically driven users to live by their principles.
然而,DEXs的存在选项允许那些理想驱动的用户依照他们的原则生活。
Hardcore decentralists can point to DEXs and say: “See, we can have a thriving market without any centralized gatekeepers.”
顽固的去中心化主义者可以指着DEXs说:“看,我们可以有一个繁荣的市场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看门人。”
And indeed, by early 2025 DEXs accounted for roughly 15-20% of all crypto trading volume – still a minority, but a sizable one that demonstrates a working alternative. This figure was near zero just a few years prior, so the growth of DEXs has been validation for believers in decentralization.
实际上,截至2025年初,DEXs占所有加密交易量的15-20%左右——仍然是少数,但相当可观,表明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几年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因此DEXs的增长对于去中心化信徒来说是一个验证。
In the broader cultural sense, DEXs help keep the “old-school blockchain spirit” alive in an industry that’s rapidly commercializing.
在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DEXs帮助在一个快速商业化的行业中保持“老派区块链精神”活力。
They serve as a counterbalance to the corporatization of crypto. When large exchanges plaster their names on stadiums and run Superbowl ads, some early adopters cringe that crypto has lost its rebel edge. But in the trenches of Uniswap pools or SushiSwap farms, the vibe of grassroots experimentation persists.
它们作为对加密货币企业化的一个平衡。当大型交易所把他们的名字贴在体育场并运行超级碗广告时,一些早期采用者感到不安,因为加密货币失去了它的叛逆优势。但在Uniswap池或SushiSwap农场的壕沟中,草根实验的氛围依然存在。
Anonymous developers can launch new financial primitives on DEXs without needing a business development deal with Coinbase or Binance. This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is very much in the hacker spirit that Satoshi and the cypherpunks encouraged – releasing open-source code that anyone can use.
匿名开发者可以在DEXs上推出新的金融原生体,而无需与Coinbase或Binance达成业务发展协议。这种无许可创新非常符合中本聪和cypherpunks鼓励的黑客精神——发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开源代码。
On the flip side, even some decentralization proponents concede that pure DeFi isn’t a panacea. For instance, after the FTX collapse, Caitlin Long – a long-time Bitcoin advocate – said she had been warning people to “get your coins off exchanges” and saw a big movement of coins into personal wallets. However, she and others also acknowledge that not everyone will do that, and some blend of solutions or regulated improvements might be needed. But philosophically, DEXs are seen as truer to the original intent of crypto than CEXs. They are the manifestation of trustless finance, which was essentially the whole point of Bitcoin’s cre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nd bailouts.
另一方面,即便一些去中心化的倡导者也承认纯粹的DeFi并不是万灵药。例如,在FTX崩溃后,长期以来的比特币倡导者Caitlin Long表示她一直在警告人们“把你的币从交易所取出”,并看到大量的币进入个人钱包。然而,她和其他人也承认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可能需要一些解决方案的混合或受监管的改进。但从哲学上讲,DEXs被视为比CEXs更贴近加密货币最初意图的存在。它们是无信任金融的体现,这基本上就是比特币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和救助而创建的全部意义。
Could CEXs Undermine Decentralization? The Centralization Concerns
CEXs会削弱去中心化吗?中心化忧虑
While centralized exchanges have been critical in building the crypto ecosystem, there is a persistent worry among many enthusiasts and experts: Do CEXs pose a threat of excessive centralization in an industry that’s supposed to be decentralized? In other words, if the crypto economy becomes too dependent on a handful of large exchanges, are we recreating the same vulnerabilities and power structures of traditional finance that Bitcoin aimed to escape?
虽然中心化交易所在构建加密生态系统方面至关重要,但许多爱好者和专家对此一直感到担忧:CEXs是否在这个本应去中心化的行业中构成过度中心化的威胁?换句话说,如果加密经济过于依赖少数大型交易所,我们是否在重塑比特币旨在逃避的传统金融的相同漏洞和权力结构?
These concerns are multi-faceted, touching on market concentration, systemic risk, censorship, and even the influence on protocol development.
这些担忧是多方面的,涉及市场集中度、系统风险、审查,甚至对协议开发的影响。
One major issue is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single points of failure. By their nature, big centralized exchanges concentrate a lot of power and assets. For example, Binance at times has facilitated well over a third of all crypto trading volume globally.
一个主要问题是市场集中度和单点失效。由于其性质,大型中心化交易所集中大量的权力和资产。例如,Binance在某些时候促成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加密交易量。
Such dominance means the exchange’s policies, outages, or failure can have outsized effects on the entire market. We’ve seen instances of this: when Binance or Coinbase goes down (even briefly during volatile trading hours), it can cause panic or trap traders who can’t act, impacting prices beyond the platform itself.
这种主导地位意味着交易所的政策、停电或故障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当Binance或Coinbase下线时(即使是在波动交易时段的短暂时间内),会导致恐慌或使不能采取行动的交易者陷入困境,对平台本身以外的价格产生影响。
The extreme case, of course, was FTX – its collapse vaporized billions in user assets and caused a contagion that hit multiple crypto companies and tokens. FTX’s failure was a bit like a “Lehman Brothers moment” for crypto, reminding everyone that centralized entities can introduce systemic risks.
当然,极端的例子是FTX——它的崩溃耗尽了数十亿美元的用户资产,并引发了冲击多个加密公司和代币的连锁反应。FTX的失败有点像加密货币的“雷曼兄弟时刻”,提醒大家中心化实体可能引入系统性风险。
Blockchains like Bitcoin and Ethereum are decentralized enough that they don’t have a single kill switch, but if a massive portion of crypto capital sits on a few custodial platforms, those platforms become chokepoints. If one fails or is corrupt, it can drag down a large swath of the community. Critics argue this is antithetical to crypto’s promise of eliminating single points of failure.
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区块链是足够去中心化的,不会有单点熄火开关,但如果大量的加密资本集中在几个托管平台上,那些平台就变成了瓶颈。如果一个失败或腐败可能会拖垮大半个社区。批评者认为这与加密货币消除单点失效的承诺相悖。
As one DeFi proponent mused, the community must avoid a future where “most cryptocurrency trading occurs on centralized exchanges, where custody of funds undermines decentralization”, bringing back the very counterparty risks decentralization was meant to solve.
正如一个DeFi倡导者所思考的那样,社区必须避免出现“绝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发生在中心化交易所,那里资金的托管危及去中心化”的未来,重新带来去中心化旨在解决的对手方风险。
Another aspect is censorship and surveillance.
另一个方面是审查和监控。
Centralized exchanges, especially regulated ones, may be compelled to enforce government mandates, such as freezing assets, blocking certain users, or delisting coins that authorities dislike.
中心化交易所,尤其是受监管的交易所,可能会被迫执行政府的要求,例如冻结资产、封锁某些用户或下架当局不喜欢的代币。
This has already happened in various forms: Exchanges have had to ban customers from certain countries due to sanctions, implement strict identity checks, and sometimes comply with law enforcement requests to freeze or surrender funds. In a decentralized ideal, “code is law” and transactions are uncensorable.
这种情况已经以各种形式发生:由于制裁,交易所不得不禁止某些国家的客户,实施严格的身份检查,有时还需配合法律要求冻结或移交资金。在去中心化理想中,“代码即法律”且交易不可审查。
But if most people keep their crypto on big exchanges, then effectively those exchanges become de facto gatekeepers. For example, if a government decided it doesn’t like a certain cryptocurrency (imagine a scenario where regulators label a privacy coin like Monero as illicit), they can pressure centralized exchanges to drop it, severely limiting its liquidity and usability.
但如果大多数人将他们的加密货币保存在大型交易所,那么实际上那些交易所就成了事实上的守门人。例如,若一个政府决定不喜欢某个加密货币(设想一个情景,监管者将像Monero这样的隐私币标记为非法),他们可以施压中心化交易所将其下架,严重限制其流动性和可用性。内容:在监管严格的司法辖区中已将隐私币下市。同样,在政治动荡或资本控制情况下,交易所可能被要求冻结提现,这与加密货币无国界的特性背道而驰。
那些担心这种情况的人经常指出,如果加密货币的未来仅仅由少数大型公司控制出入境通道并持有每个人的币,那么它开始像传统银行系统一样——只不过账上多了加密货币。
过度的集中化可能破坏加密货币的无许可、开放访问原则。这就是为什么去中心化的倡导者支持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和去中心化托管:以确保系统不会轻易被高层收编或控制。
交易所对权力的过度积累是另一种担忧。
大型中心化交易所(CEXs)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这可能会损害生态系统的去中心化。例如,上市新币的交易所往往会引发价格飙升(所谓的“Coinbase效应”或更早的“币安推动”),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充当了项目曝光和成功的守门人。
有观点认为,这使影响力集中化——项目可能不再迎合社区,而是迎合交易所以获得关键的上市。
此外,交易所可能会参与利益冲突:一些交易所发行了自己的代币(例如币安的BNB,或FTX的FTT),然后利用其平台推广和支持这些代币,基本上成为了控制经济的中央银行。
当FTX崩溃时,显而易见,其代币FTT与其偿付能力深深交织——一个集中的参与者凭空创建了一个代币,通过上市赋予其价值,甚至用作抵押品。这与去中心化精神相去甚远;这是一种形式的集中化货币印钞。如果更多交易所尝试围绕自己代币和产品创建生态系统(很多确实如此——考虑到交易所启动的区块链和稳定币),风险是加密市场可能成为封闭生态系统的集合,而不是开放网络。如果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交易所持有大量代币进行协议投票,或者控制许多用户的质押(例如,一些交易所提供质押服务,有效地汇集客户代币,并在权益证明网络中获得巨大投票权),它可能会对区块链治理产生影响。这带来了通过交易所重新集中化区块链网络本身的可能。矛盾的是,人们可能使用去中心化网络(如以太坊)但通过集中节点(交易所钱包),赋予交易所对该网络方向的影响力或在其节点级别审查交易(例如,由于对Tornado Cash的制裁,我们看到关于矿工/交易所审查某些交易的辩论)。
还有意识形态和声誉角度。
随着加密货币通过中心化交易所(CEXs)变得更加主流,有人担心创新的叙事和方向可能会转移,远离去中心化。
如果新手的主要加密货币体验是注册大交易所,进行炒币交易,从未接触过区块链钱包,公众可能完全不欣赏去中心化的价值。运动可能会变成只是新型金融科技资产类别,失去去中心化技术的变革潜力。领域内的思想领袖警告过这种“重新集中化陷阱”,即中心化服务的便利逐渐侵蚀去中心化架构(《福布斯》2024年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全球监管可能迫使区块链网络“重新集中化”以合规)。危险在于一个未来,少数实体控制大多数加密货币流动,通过监管捕获和商业影响,他们可能使加密货币格局看起来像当前的金融系统(具有相同的失败点和排斥性)。
在实际层面上,中央化带来的安全和托管风险仍然是一个恒常的担忧。 即使交易所变得更大(合理地)更专业,它们仍然是黑客的诱人目标。一次成功的黑客攻击可以洗劫数十亿资金(Mt. Gox和Coincheck的黑客攻击都有九位数损失)。
越是集中化,失败的风险越是灾难性的。例如,假如某天一个持有10%总加密货币的顶级交易所倒闭,其影响将使FTX事件显得微不足道。
去中心化的倡导者会争辩说,将资产分散在许多自我托管的钱包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意味着单一失败不会那么具有破坏性——这正是去中心化增加韧性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CEXs是生存威胁。有些人认为它们是暂时的支柱或桥梁——在去中心化技术赶上来之前是必要的。乐观主义者可能会说:是的,目前几家交易所很强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力量和技术将把活动转向链上,就像早期互联网有封闭的类似AOL的服务,最终让位于开放互联网。
实际上,我们看到币安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从60%下降到约35%,随着竞争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使用增加,表明一个过于占主导地位的玩家可以被市场和用户的选择所控制。还有一些交易所自己投资于去中心化技术(例如,Coinbase构建Base并支持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币安推出的Binance Smart Chain,虽然比以太坊更加中心化,但仍是创建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尝试)。
然而,在经历过多次交易所丑闻之后,警示的声音依然响亮。
“我们这些老油条...赶紧把你的币从交易所转移出去”,Caitlin Long坚定地表示,总结了加密货币老用户对中心化实体深深的不信任。这是许多人通过痛苦学到的教训,每个周期至少都会看到一次主要交易所的失败事件(2014年的Mt. Gox,2016年的Bitfinex黑客攻击,2019年的QuadrigaCX,2022年的FTX等)。每次都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中心化是可以被利用的单点故障或可以进行恶意行为。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纯粹主义者认为,只要人们可以选择退出中心化系统(例如,提现到钱包并在DEX上交易),去中心化的愿景就没有死。
担忧的是如果某天法规或垄断行为剥夺了这种选择——比如在一个假设的未来,政府禁止DEXs并只允许受监管的CEXs,或者一个科技巨头设法将用户锁定在封闭的加密生态系统中。那种情景确实是名义上的加密货币,但不是精神上的。这就是为什么社区中许多人支持保持DEXs和独立钱包的繁荣,以维护一种替代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CEXs和DEXs处于一种平衡;CEX的主导地位过多,加密货币就有可能变成只是新的集中化金融味道(有时被讥讽为“CeFi”)。
结语
最终,CEXs和DEXs之间的激烈竞争正在推动进步。用户是这一斗争的最终受益者。
中心化交易所受到去中心化替代方案的压力,被迫在透明度(例如,发布储备证明)、降低费用,并提供更多币种和服务上加大力度,以保持相关性。去中心化交易所受到CEXs巨大用户基础的推动,一直在迅速提高吞吐量,降低成本(通过层级2和更好的协议),并增强可用性。结果是整个行业的创新速度更快。如Bitget首席执行官Gracy Chen恰当地指出:“交易所不再只是交易场所。它们必须作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世界之间的桥梁。”这暗示了一个未来,CEX和DEX之间的区别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我们可能会看到结合DeFi无需信任特性与CeFi用户导向方法的混合模式。
然而,即便在它们趋同的过程中,核心辩论依然存在:金融应该是根本上集中的还是去中心化的?这种哲学上的拉锯战可能会持续下去。监管发展的作用也将十分关键——支持性法规可以让CEXs和DEXs共同繁荣,而强硬法规可能会偏袒其中一方。
但鉴于去中心化的精神已经释放,它很难想象一切会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重新集中。这个精神或许会与传统系统以新的有趣方式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