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部分资产负债表转换为加密货币财库。诸如 MicroStrategy 和 Tesla 这样的知名公司通过将数百亿美元投入比特币而被广泛报道,如今新一波公司正在购买以太坊。
这些举措反映了作为金融资产的 加密货币的态度变化。公司通常引用宏观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和低利率——作为持有数字资产的动机。
法律法规的发展也正在塑造这些策略:例如,美国的 GENIUS Act(2025)为稳定币引入了明确的监管框架,美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已表示对加密投资有更大的清晰度。
总体而言,企业对加密货币的采用不再仅限于科技公司;从工业到游戏行业都在悄悄地将现金转化为比特币或以太坊,每个行业都遵循不同的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最大的企业持有者 比特币 和 以太坊,解释他们的财库策略有何不同,并找出推动这些趋势的经济和监管因素。
主要企业比特币持有者
比特币(BTC)长期以来被推广为“数字黄金”,一些公司已经将其作为战略储备资产接受。MicroStrategy,一家商业智能软件公司,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在其 2025 年 7 月的财报中,MicroStrategy(现称为“Strategy”)报告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 628,791 个 BTC,总成本为 460.7 亿美元(每枚币约 73,277 美元)。新闻稿明确指出,Strategy 是“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甚至自称为“全球首家比特币财库公司”。
Strategy 一直通过股票和可转换债券发行方式筹集股权和债务,以资助比特币购买。例如,2025 年初,Strategy 通过股票发行筹集了超过 100 亿美元,并表示其每股比特币价值在 2025 年上升了 25%。微策略的策略实际上是在低成本借债(或提高股权),并用所得款项购买比特币现在,赌未来 BTC 升值通过出售份持有量以偿还债务。正如 River.com 的一份分析指出的那样,MicroStrategy 的方法“是筹集债务资本并用它来购买比特币。这个策略背后的理论是公司可以通过出售较少的比特币来偿还法定货币债务”。这种杠杆积累策略虽然不常见,但已被其他一些公司效仿。
电动车制造商 Tesla,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SLA)是另一家著名购买比特币的公开交易公司。 2021 年初,Tesla投资约 15 亿美元购买BTC。截至 2025 年中,Tesla的持有量有所减少(在价格上涨时出售了一些 BTC),但仍保持在 11,000–12,000 BTC 左右。一份 Kraken 的分析报告确认了Tesla “将其比特币持有量减少到大约 11,500 BTC”至 2025 年。就 Tesla 而言,该策略似乎部分是实验性的:公司的 CFO 指出 Tesla 将不会积极交易比特币,特斯拉曾一度接受(然后暂停)车辆的比特币支付。与 MicroStrategy 不同的是,Tesla 并没有继续积极购买,而似乎更多地将 BTC 作为投资储备持有。
其他上市公司也积累了可观的比特币财库。Block, Inc.(前称 Square,股票代码 SQ)截至 2025 年持有约 8,485 个BTC。在比特币拥护者 CEO Jack Dorsey(比特币支持者)的领导下,Block 将其现金的一部分投入比特币于 2020 和 2021 年。Galaxy Digital Holdings(多伦多证券交易所:GLXY),一家专注于加密投资的公司,报告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超过 8,100 个BTC。主要比特币矿商经常从运营中积聚币:Marathon Digital(纳斯达克交易代码:MARA)——美国最大的矿商之一——预计在 2025 年中持有大约 48,000 BTC。(为参考,Marathon 的累计BTC 按 2025 年中价格计算大约价值 50-60 亿美元。)其他采矿公司如 Hut 8 和 CleanSpark 也从其采矿活动中持有数千个 BTC,不过详细数字会有所波动。
总体而言,Kraken 的研究发现,以 MicroStrategy、Tesla、Block、Galaxy 和 Marathon 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做出了显著的企业比特币配置。合计来看,这些公司每家公司都持有成千上万个比特币。例如,Strategy 所持有的 628,791 BTC 远超其他最大的公开持有者。在供应方面,企业财库和矿业公司总共只持有所有比特币的几个百分点,但他们的行为强烈影响市场情绪。实际上,企业 BTC 持有量已吸引到可追踪大地址的区块链分析师的关注:公司通常会汇集地址和时间信息以揭示隐藏的企业钱包。
私营公司(和组织)也持有大量 BTC 财库。Block.one 是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其背后的区块链软件公司 EOS 加密货币。通过分析估测 Block.one 的储备大致为 164,000 BTC(价值约 70-80 亿美元)。Tether Holdings(USDT 稳定币的发行者)作为其储备支持的一部分保有可观的比特币位置(据报道约为 100,000 BTC)。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也积累了硬币:瑞士的 Tezos Foundation 据报告持有“大量”比特币,可以用来资助赠款和开发。整体来看,Kraken 指出,私营实体的财库占总比特币供应量的约 1.95%——即约 410,000 BTC 由所有此类持有者持有。这些持有并不是所有都公开,公司通常低调地将一部分现金分配为比特币作为对冲。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小型上市公司也秘密地将 BTC 添加到他们的财库中(通常是几百到几千个币)。Cointelegraph 的一份审查发现至少有十家被忽略的上市公司(来自不同行业)在 2024-25 年披露持有比特币,通常持有从几百到数千个 BTC。其中包括矿业公司、科技初创公司和在文件中悄悄提到比特币的非技术公司。总的来说,比特币财库的积累已超越早期采用者扩展到许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根据区块链分析,目前有数百家公司(公共和私人)持有比特币储备。截至 2025 年中,Kraken 报告全球约有 1,950 家公司持有 BTC。代表 2020-2021 水平的稳步上升。BitcoinTreasuries.net(一家行业追踪器)注意到仅在 2025年6月就有 26 家新公司将比特币添加到其账簿中,到2025年7月初持有比特币的公司总数达到约 250 家。这种“安静”的普及反映了早期采用者的成功:许多公司以对冲通胀、投资组合多样化和数字稀缺性为理由将现金存到比特币中。企业财库经理看中比特币 2100 万硬币的固定供应(永不增加)和其全天候的流动性,认为比特币保护现金免受货币贬值。例如,一家石油服务公司可能会认为其 1% 的现金投入 BTC 是对通货膨胀或货币波动剧烈上涨的保险。
主要企业以太坊持有者
虽然比特币的企业采用历史悠久,以太坊(ETH)如今也引发了类似的兴趣浪潮——而是出于稍有不同的原因。以太坊不仅是一个价值储存;它支持一个全球性的智能合约网络、去中心化金融和代币化资产。这种多功能性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质押 ETH 赚取收益,此外还有任何价格增长。从 2024 年开始,这一趋势在 2025 年加速,数十家公司重新定位以建立“以太坊财库”,类似于早期的比特币财库运动。
世界上最大的以太坊财库公司是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板:BMNR)。BitMine 是一家上市公司,历史上运营比特币挖矿硬件。2024 年,它转向重度投资以太坊。到 2025 年中,BitMine 已收集超过 110 万 ETH——有些估计约为 115 万至 120 万 ETH——价值约 49-55 亿美元。一份 Fundstrat 报告指出 BitMine “自 7 月初以来大举收购 120 万 ETH,目前其财库价值几乎达 55 亿美元”。BitMine 的领导者为筹集用于这些购买的新股发行计划筹集多达 200 亿美元资金。简而言之,BitMine 复制了 MicroStrategy 的游戏规则,但目标是 ETH:它正在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务,然后购买以太坊。然而,与比特币不同的是,该公司大部分 ETH 进行质押于网络。BitMine 报告其质押收益作为除了价格上涨以外的次要收入来源。根据一个加密新闻网站,ETH 现在占 BitMine 数字资产的“大于 90%”。结果是 BitMine 实质上已成一家公开交易的以太坊基金,宣传自己为 ETH 企业财库。
另一家领先公司是 SharpLink Gaming, Inc.(纳斯达克:SBET),由 ConsenSys 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创立的一家美国游戏和技术公司。2025 年初,SharpLink 宣布以太坊现在是其主要的财库资产。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SharpLink 通过股票发行和定向增发筹集了超过 26 亿美元,专门用于购买 ETH。其 2025 年 Q2 报告说明 SharpLink“已收购并持有 728,804 ETH”。大约 22-25 亿美元的 ETH (按 2025 年中间价格)。SharpLink 已经质押了几乎 100% 的 ETH 来验证网络,产生持续的质押奖励(累计到 2025 年年中约 1,326 ETH)。公司高管明确描述 SharpLink 作为“全球最大的和最受信任的 ETH 企业持有者之一”。像 BitMine 一样,SharpLink 将自己定位为提供投资者以太坊曝光的平台。 翻译如下:
内容:优势;SharpLink 的文件强调 ETH 是“下一代金融系统的核心信任商品”,staking收益是其战略优势。总之,SharpLink 的战略是积极用新资本购买 ETH,通过 staking 获取收益,从而为股东复合增值。
一个新的参与者是 The Ether Machine (ETHM),一个正在与加密业务合并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The Ether Machine 由 The Ether Reserve LLC 和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Dynamix SPAC 共同创立。其目标是成为“以太坊收益和基础设施公司。”公司的新闻稿和文件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大规模积累 ETH 并上市纳斯达克。2025年7月,The Ether Reserve(The Ether Machine 的子公司)宣布以5690万美元购买了 15,000 个 ETH,使其承诺的 ETH 总量达到 334,757。它仍有数亿美元尚未部署。这一举动使 The Ether Machine 的持有量与以太坊基金会持有的约234,000 个ETH相当甚至超过。SPAC计划通过其公开上市再筹集约16亿美元,并购买直到其持有大约 5% 的流通 ETH。关键在于,The Ether Machine 不仅仅是在投机:它打算建立一个“机构级的 ETH 库存”,积极进行 ETH staking 并提供以太坊基础设施。其SEC文件称它将“由任何公共实体中链上最大的 ETH 头寸之一支撑”。实际上,这个 SPAC 将 ETH(到目前为止价值超过 13 亿美元)作为其核心资产,这与 MicroStrategy 用公司现金购买 BTC 如出一辙。
除了这些头条新闻,还有其他几家公共公司拥有大量 ETH 或战略。Bit Digital, Inc. (NASDAQ: BTBT) 曾是一家比特币矿商,在2025年彻底改变了战略:它出售了所有 BTC(约 1.72 亿美元)并用收益购买“超过 100,000 个 ETH”,根据其文件。Bit Digital 的管理层宣布埃菲尔是其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并计划通过新的股权发行继续购买 ETH。另一个例子是 BTCS, Inc. (NASDAQ: BTCS),最早的公共加密货币公司之一。2025年年中,BTCS 宣布购买大约1,000个ETH(其总量达到约13,500个ETH),作为构建以太坊基础设施业务(验证器、staking等)的一部分。这些举动突显了一个更广泛的模式:传统与加密硬件或经纪相关的公司正在转向强调以太坊和staking收益。
截至2025年中,企业以太坊持有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区块链数据追踪器 StrategicETHReserve.xyz 估计2025年8月“库公司”持有大约 304 万 ETH(按当时的价格约 130 亿美元),由64家公司持有。在这 3.04M 中,仅 SharpLink 和 BitMine 的财政储备就组成了大部分。(作为参考,3.04M ETH 大约占总 115.5M ETH 供应的 2.63%)。这 ~2.6–3.0 百万枚公司 ETH 大大超过了公司一年前持有的数量。此项活动始于2025年初年,并在2025年中期加速:一个数据显示机构以太坊持有量在2025年7月单月飙升 127.7%。这个积极的购买已经创造了供应压力;分析师指出这些购买超过了新的 ETH 发行,对市场施加强“通缩压力”。
具体而言,2025年年中数据显示 BitMine Immersion(绿色条)是最大的企业 ETH 持有者(约 833K ETH),其次是 SharpLink Gaming(约 522K ETH)和 The Ether Machine(约 346K ETH)。这三大企业合计超过 170 万 ETH,是企业持有 ETH 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公共公司持有的比特币库存(MicroStrategy、Tesla 等)通常持有的比特币供应比例较小。此图说明企业以太坊库存主要集中在一些专业的“库存公司”之中。
以太坊库房的兴起引入了与比特币不同的策略。一个基本的区别是收益生成。因为以太坊运行在权益证明机制(proof-of-stake)上,持币者可以质押 ETH(或以太坊基础的流动质押代币)以获得年均约 2–3% 的收益。像 SharpLink 和 BitMine 这样的公司明确质押大部分 ETH 以产生这种收入。例如,SharpLink 报告质押其 95–100% 的 ETH 并在几个月内累积收到超过 1,300 ETH 的奖励。BitMine 同样指出,质押收益提供了一个“累积票息” ,这与投机增长截然不同。这与比特币持有者形成对比:比特币没有股息或收益。当 Strategy 这样的比特币企业购买 BTC 时,唯一的回报来自价格升值。(一些比特币企业运行闪电网络以赚取费用,但公司库房很少使用该网络。)
另一个区别是以太坊公司将库房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The Ether Machine 计划成为一个机构验证基础设施提供商,随着扩展其 ETH 储备。SharpLink 与 ConsenSys 合作,并拥有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Lubin 作为董事长,重视生态系统发展。即便是 Bit Digital 现在也在谈开发质押服务。相比之下,大多数比特币库房公司只是简单持有并偶尔清算。例如,Strategy 透过其 BTC 发行新公司债券(它最近发行了由 BTC 持有量支持的“STRC”优先股)。但 Strategy 没有运行矿机或节点作为其比特币策略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企业以太坊策略倾向于将库房累积、staking收益和网络参与结合在一起,而比特币策略大多仅限于库房累积。公司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通常明确指出这个不同:ETH 预计的实用性增长(DeFi、NFT、代币化、链上 AI)和收益使其成为一个双重资产。例如,Fundstrat 分析师 Tom Lee 宣称以太坊是“十年最大的宏观交易”,并指出稳定币和金融项目主要在 ETH 上进行。这种看涨理论支撑了激进的ETH购买。比特币公司反而强调比特币固定的供应量和 24/7 流动性是一种对冲手段。
战略差异:比特币与以太坊库房
分歧的策略部分来源于对这两个网络的不同看法。比特币,以其固定供应量和作为“数字黄金”的强大品牌,通常被企业视作价值储备的对冲。购买 BTC 的财库经理们常常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现金免受通胀或货币风险影响。例如,cointelegraph 对企业比特币买家的分析指出,各公司采用 BTC 来“对冲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和宏观经济冲击”,因为比特币固定的 2100 万供应量使其在通胀时期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稀缺资产。这一叙述与中央银行持有黄金的原因相似。据一份报告解释,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以“非关联资产的方式提升投资组合对宏观经济冲击的弹性”。实际上,许多公司在过去高通胀(2021–2022)时首次新增比特币。MicroStrategy 的 CEO Michael Saylor 经常表示,他更喜欢比特币而非现金或债券因为其稀缺性。Tesla在2021年的收购被明确描述为对现金流波动的对冲以及对现金贬值的感知。这些声明与熟悉的论点一致:比特币作为一个便携的、流动的、非主权的资产来保管企业储备。
相比之下,关注以太坊的企业阐述了更广泛的理论。他们仍然承认通胀担忧,但他们也强调 ETH 的实用性。以太坊支持数十亿美元的 DeFi 生态系统,服务于稳定币、现实资产的代币化,以及(日益增加的)NFTs 和 Web3 基础设施的主干。公司表示,他们购买 ETH 不仅仅是为了持有,而是为了参与以太坊的经济层。SharpLink 例如,称以太坊将成为“去中心化经济的信任层”,并强调 staking ETH 会“保障以太坊的网络”,同时产生收益。staking 收益(通常 年度约 2.9%)被反复引用为一个关键的差异点:它是比特币无法提供的持续回报,吸引了寻求收益的资产经理人。BitMine 的文件提到 ETH 在价格回报之上产生了一个“票息”。内容:在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了对质押以太坊(ETH)的重大非现金减值。ETH的双重性质(价格加收益)意味着这些公司必须管理验证者风险、再质押协议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暴露——这些都是新的运营关注点。一些以太坊财政部明确整合DeFi或NFT策略;例如,GameSquare Holdings(纳斯达克代码:GAME)已宣布ETH质押和基于NFT的平台,将企业财务与产品开发相结合。比特币公司由于比特币脚本功能有限,尚未深入参与DeFi。
还有一个区别是公众的认知和投资者基础。MicroStrategy和Tesla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建立了他们的BTC持有量。许多比特币投资者是散户交易者或比特币“鲸鱼”,因此这些公司获得了大量加密货币新闻报道。相比之下,SharpLink、BitMine和Ether Machine则向希望获得加密货币曝光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进行大量营销。例如,SharpLink的领导层自豪地包括以太坊创始人并推动其股票上市为“投资者获得以太坊曝光的最简单方式”。BitMine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发行可转换债务上瞄准上市。这些以太坊财务股票在2025年显著上涨,因为市场认识到它们的ETH持有量(BitMine的股票在短期内上涨超过1300%)。焦点部分从加密爱好者转移到更广泛的资本市场。也就是说,以太坊财务公司有时也淡化波动性并强调机构信誉(例如通过专业托管人和S-1申报)。比特币财务公司由于较早开始,在企业沟通中采取“数字黄金”的语气,而新的以太坊玩家则常常强调“首个行业的ETH IRA产品”或“为机构财务官提供的DeFi桥梁”。这些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他们所面向的两个社区。
宏观经济和监管背景
上述策略并非在真空中产生。广泛的宏观经济和监管因素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宏观经济方面,过去几年对加密货币的情况异常有利。许多公司将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视为驱动因素。从2020到2022年,全球财政和货币刺激推动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率达到数十年来的高点。在这种环境下,持有现金或低收益债券变得没有吸引力。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通过其ETH2燃烧和质押模型的以太坊)通常被视为对法币贬值的不完美对冲。企业财务官引用通胀不确定性的持续性作为持有“非相关”资产的理由。低名义利率(即使在2023–24年开始上升)也发挥了作用:由于债券收益率低,企业财务团队拥有廉价资本进行试验。例如,MicroStrategy利用低利率发行债务购买BTC。
与此同时,以太坊的使用案例因其他宏观趋势而加速。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增长和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受到寻求替代市场的机构刺激。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在以太坊上进行试点:Cointelegraph的一份报告指出,像JPMorgan和Robinhood这样的华尔街公司正在构建基于以太坊的代币产品,部分受到更明确的法规推动(例如,美国的“Genius Act”和美联储的Hamilton项目)。这些举动强化了以太坊作为长期基础设施游戏的叙述,而不仅仅是投机性代币。2025年7月,Crypto策略师Thomas Lee称ETH为未来十年“最大的宏观交易”,特别是因为“人工智能在区块链上创造了代币经济”,而稳定币法规正在成熟。这与企业ETH财务官的说法相呼应:他们预计代币、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合约和稳定币(主要是基于以太坊)将越来越主导金融。换句话说,一些公司认为以太坊是一种参与更广泛的技术和金融趋势的途径,而不仅仅是货币。
金融市场的条件也影响了加密战略。加密货币市场在2024–2025年在2022–2023年初的低迷后总体强劲复苏。随着价格上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分配变得更盈利。例如,Strategy的未实现比特币收益到2025年初飙升(2025年7月的报告中引述了BTC的年初至今增长13.2亿美元)。上涨的加密价格可以创造反馈循环:盈利的标志增强了购买更多的意愿。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以太坊积累在ETH价格在2025年年中突破关键水平后加速。
在监管方面,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为包容,尤其是在美国。对比特币而言,进展并不一致:2021年,SEC批准了现货比特币ETF,让机构投资者轻松获得风险,并将比特币合法化为资产类别。随着ETF资金流入和声誉的提高,企业间接受益。对于以太坊来说,监管的突破发生在2024年,当时SEC批准了以太坊现货ETF(BlackRock的iShares Ethereum Trust等)。这些批准意味着SEC在现货交易的背景下不会将ETH本身视为证券,从而缓解了主要法律风险。ETH ETF的推出(2024年资金流入)被视为推动企业财务官考虑ETH的催化剂。此外,美国立法者在2025年中通过了GENIUS法案,这是一个两党稳定币法,设定了强大的准备金和透明度标准,用于支持美元的加密货币。虽然这部法律关于稳定币,但它表明美国政策现在明确定支持加密金融基础设施。稳定币的严格监管至关重要,因为稳定币(如USDC、USDT)主要在以太坊上发行。明确的规定鼓励公司在无需担心突然法律变更的情况下使用基于以太坊的金融。
在国际上,情况是混合但日益明朗。欧盟在2023年实施了其市场中的加密资产规例(MiCA),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框架。MiCA的规则(关于透明度、托管、稳定币等)可能使欧洲公司更有信心参与加密交易,包括基于以太坊的金融。同样,一些亚洲地区(例如新加坡)拥有友好的加密制度。反之,中国2021年的加密禁令实际上排除了中国公司作为持有者(尽管一些国际上市的中国矿业和硬件公司通过外国ADR持有ETH)。总的来说,2024–2025年的趋势是走向监管清晰。许多公司将不确定性的减少视为将储备分配自由的因素。AInvest分析特别指出,“监管清晰度的改善,包括美国的Genius Act和SEC的有利信号,已减少了机构的犹豫”。总之,企业财务官今天在一个加密资产在主要市场中具有法律地位的环境中运作,从而让他们更放心地将企业资本投入比特币或以太坊。
其他宏观因素也发挥作用。一个因素是美元的地位和地缘政治。一些非美国公司和小经济体正在推动加密货币作为对冲美元波动或金融制裁的手段。例如,几个国家现在将比特币作为国家储备(乌克兰约46,000 BTC,萨尔瓦多约5,954 BTC)。虽然不是公司,但这些举动支撑了加密货币作为替代储备的叙述。德克萨斯和阿联酋的石油公司(其中一些已将比特币加入其资产负债表)受到地区货币稳定问题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主要的美国公司(国债之外)采用加密货币作为对冲工具;但这种考虑逐渐渗入,特别是对于国际曝光的公司而言。
另一个宏观经济趋势是技术采用和投资者情绪。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和科技公司支持加密货币可以影响企业行为。例如,当Ark Invest和软银宣布对加密矿业公司的投资时,他们向其他人发出了信心信号。当像高盛和摩根大通这样的企业金融机构开始向富裕客户提供比特币产品时,企业董事会注意到了。相反,监管打击或比特币采矿限制的新闻(如欧洲的环境问题)过去曾抑制了热情。截至2025年,关于比特币能源使用的争论仍在继续;一些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为重点的公司犹豫是否持有PoW加密货币。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迄今为止,大多数企业比特币持有者要么是纯粹的加密公司(如矿工)要么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而不是保守的工业巨头。
最后,会计和税收规则影响策略。例如,美国会计规则将加密货币视为非限定寿命无形资产,这可能会迫使减记。MicroStrategy通过倡导新标准克服这一点,监管机构暗示可能的缓解措施(如SEC提出的安全港湾)。如果会计规则变得更有利于加密货币,更多公司可能会参与进来。税收政策也很重要;如果加密货币的资本收益税待遇较为有利,财务官可能更倾向于实现收益。许多公司持有BTC或ETH多年,因此税率尚未成为关键问题,但这些考虑是财务策划的一部分。
总之,目前的宏观和监管背景对企业加密货币相对建设性。在低利率(至少在2020年代初)、通胀焦虑、加密货币价格上涨和支持性(或至少澄清的)法规共同创造的环境中,持有加密货币被视为普通的战略决策,而不是边缘赌博。然而,公司仍然对风险保持谨慎。许多财务官仅将一小部分现金留作加密货币投资并强调分配可以随时调整。Content: 随着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例如,在2022年的加密寒冬之后,一些公司暂时停止了新采购。因此,尽管近期的势头强劲,但这些企业战略仍对更广泛的经济和政策变动敏感。
Looking Ahead
企业的加密货币资金管理趋势仍处于早期阶段。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策略都在不断演变。对于比特币,问题在于其他公司是否会追随某些公司的战略,还是会将一些加密货币重新集成到运营中。特斯拉部分恢复对BTC的接受程度说明了可能出现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MicroStrategy宣布了新的工具(如与BTC挂钩的债务)的计划,这可能进一步将比特币视为核心资金管理资产。如果比特币价格达到新的历史高点,可能会有更多公司悄然加入这一行列。
对于以太坊,采用的速度可能会加快更多。许多公司才刚刚开始;一个专门用于ETH的企业ETF或共同基金可能会出现。传统金融公司(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接受加密货币——花旗预计在2024年,以太币因其实用性可能最终在市值上超过比特币。如果属实,这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短期内,价格波动仍然是个风险:以太坊的价值在其2024年的上海升级和后来的加密事件中出现了剧烈波动。财务主管需要在质押的同时管理这种波动,但到目前为止,高额回报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是监管。例如,如果美国或欧盟对加密持有实施严格的资本要求,或打击质押,这可能会减缓企业的热情。相反,如果主要司法管辖区将比特币合法化为企业货币或减免加密收益的税收,那将引发热潮。公司正在密切关注这些信号。例如,日本的监管机构最近允许其银行持有加密货币,这表明可能进一步普及。
在宏观层面,未来的利率趋势、通货膨胀以及下一次经济衰退或复苏将影响加密货币的吸引力。如果通胀保持顽固,更多公司可能会寻找对冲手段。如果经济增长恢复,股市表现强劲,一些公司可能偏向传统投资。
无论如何,公司的加密货币资金现已大到足以产生影响。MicroStrategy持有的628,791 BTC就占了所有已开采比特币的约3%;企业持有的约300万ETH约占供应量的2.5%。这些对于单一类别资产而言并非微不足道的分数。因此,这些企业持有者的策略以及他们对市场周期的反应将对更大的加密货币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对于加密媒体和投资者的读者而言,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不再是一个小众现象:主流资产负债表正以不同于几年前的结构性方式拥抱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