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提出的 以太坊 升级试图大幅降低在网络上运行节点的成本和复杂性,可能会重新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基本要素之一。
提案 的核心是本地优先设计,它允许用户在标准消费设备上操作节点,而无需存储完整的以太坊区块链 - 当前超过 1.3 TB。
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主导并通过以太坊研究博客发布的这项理念,旨在解决区块链系统中最持久的矛盾之一:去中心化与可扩展性之间的权衡。
如果实施,该提案可能导致多年来以太坊节点运营者的最广泛扩展,因为参与的硬件要求将大幅降低。但与大多数协议级别的变革一样,未来的道路涉及大量的工程工作、潜在的风险以及关于在被机构验证者和集中化基础设施提供商主导的时代中,去中心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质疑。
如今,运营一个完整的以太坊节点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基本上是遥不可及的。根据 Etherscan 的数据,存储足迹超过 1.3 TB,即使进行修剪和其他效率措施,硬件、带宽和正常运行时间的要求仍然很高。
这使得大量网络基础设施依赖于云平台、大型验证公司或集中 API 提供商,如 Infura 或 Alchemy。批评者认为,这种结构削弱了以太坊作为无信任、抗审查系统的初衷。Vitalik Buterin 的新提议旨在通过启用“本地优先”节点来改变这一平衡。用户不仅下载和存储整个链历史,而是仅与其活动相关的数据子集同步,并在需要时验证历史或链外数据。
这种方法将代表从当前模型的根本性偏离,其中每个完整节点都会复制链的全局状态和历史交易。
本地优先节点如何工作
所提出的模型下,节点将:
- 仅存储以太坊状态的子集,例如用户感兴趣的地址或合约。
- 当需要超出该子集的数据时,查询外部节点。
- 密码验证请求的数据,以确保其未被操纵。
- 依靠分布式存储来存储较旧的历史数据,由参与节点分担。
这种设计从分布式文件共享系统,如 BitTorrent 或图书馆借阅系统中汲取灵感 - 没有单个参与者拥有一切,但是网络通过共享和冗余来保持数据可用性。
“这是关于创建一个允许用户独立与以太坊网络互动的系统,而不依赖于主要基础设施提供商,”Buterin 写道。“它减少了信任假设,并为更多草根参与打开了大门。”
集中化基础设施的风险
这一提案的背景是对以太坊日益集中化的日益担忧。随着节点操作变得耗费资源,较小的参与者被排挤出局,留下少数公司和数据中心控制着以太坊数据的访问和验证方式。
最近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实施的审查压力和合规执行措施尤其令人担忧。如果数据访问通过少数提供商受限,对用户的去平台化或监控能力将大大增加。
“运行个人节点不仅仅关乎信任无关 - 这也是关于抵制审查,”Buterin 写道,指出以太坊的抗风险能力依赖于“多样化的基础设施,而不是集中化的网关。”
随着像 Lido 这样的流动质押提供商的出现和现在统治以太坊验证者景观,这一担忧只会进一步加深。批评者警告说,如果对激励和架构的激励没有实质性变化,以太坊风险在功能上变得集中过度 - 即便其技术上去中心化。
以太坊更广泛路线图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Buterin 的提议与以太坊更广泛技术路线图的目标密切契合,特别是如 Pectra 升级中所述,该升级于 2025 年初开始推出。这次升级引入了钱包可用性和验证者性能的重大改进,旨在简化整体以太坊体验。
本地优先节点概念最终可能会与以太坊演进的其他组成部分结合,如无状态性、模块化和数据可用性采样。这些功能旨在使以太坊不仅可扩展还可持续,特别是在使用量和状态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使节点操作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这一目标 Buterin 早在 2023 年就曾提出,是长期目标。然而,本地优先框架可以为此奠定技术基础,尤其是如果结合即将到来的数据压缩和零知识证明的改进。
社区回应:谨慎乐观
来自以太坊开发者社区的初步反应大多是支持的,但在热情上有所保留。
Vanilla Finance 联合创始人 Michael Cameron 称该提案“让人耳目一新,”指出它帮助缩小了去中心化原则与大多数用户今天面临的运营现实之间的差距。然而,他警告说,要使其运作,将需要非常复杂的备用系统和高水平的参与。
“主要挑战是确保数据检索和状态子集选择不会引入新的攻击途径或复杂性,”Cameron 说。“这只有在足够多的节点参与和数据保持可靠可用时才有效。”
Tiger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 Ryan Yoon 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节点之间分布数据可以解决集中化危机,但需要严格的建模。这不仅是关于降低成本 - 还涉及到保持安全保障。”
其他人指出,降低存储并没有消除带宽和正常运行时间的需求 - 这是运行节点的其他两个主要限制。如果用户仍然必须频繁与远程节点或大型验证者网络同步,那么去中心化的好处可能更多的是表面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前方的技术挑战
虽然这一愿景吸引人,实现它提出了一些艰难的工程问题。其中包括:
- 数据子集选择:节点将如何确定所需存储的状态部分?
- 后备信任模型:如果一个节点从其他来源获取数据,它如何在没有完整上下文的情况下验证数据?
- 可用性保证:如果存储给定数据的节点太少会怎么样?
- 激励:是什么鼓励用户存储和为他人提供数据子集?
其中一些挑战可能通过加密证明解决,比如 Merkle 证明或 zk-SNARKs,这些方式允许节点在不存储数据的情况下验证数据。其他问题可能需要新的激励模型,如轻量级质押或数据可用性债券。
对以太坊之外的影响
如果成功,以太坊向本地优先节点的转变可能为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区块链设立范例。比特币长期以来因将节点基础设施集中化在云服务器中而受到批评,新兴的第一层如 Solana 和 Avalanche 也面临在提高去中心化的同时不牺牲性能的压力。
加密货币正处于全球监管审查之下,集中交易所和服务面临日益增加的监管,在此时保持去中心化的核心基础设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这也可能改变关于区块链可访问性的对话。如果运行节点变得如安装应用程序般简单,它可以为新兴市场的数百万用户开辟参与的机会,增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包容性和抗风险能力。
最后的思考
所提议的本地优先以太坊节点设计是重新构想实践中去中心化意味着什么的更广泛尝试的一部分。正如 Buterin 和其他人所指出的,去中心化不是一个二分命题 - 它是一个光谱。它需要随着技术、用户行为和政治条件的发展而被积极维护和变革。
虽然技术道路漫长,但提案背后的原则深深共鸣:减少对强大中介的依赖,赋能用户直接参与,并保持以太坊作为网络强大无权限基础设施层的地位。
随着以太坊逐渐接近成为从去中心化金融到真实世界资产的全球结算层,确保用户可以独立验证和互动网络不仅仅是一次升级 - 它是一种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