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创纪录的31万亿美元债券发行预计将成为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力量,其涟漪效应可能会对加密资产的轨迹产生深远影响。
当政府债务水平飙升至GDP的109%和M2货币供应量的144%时,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在权衡对收益资产和风险敏感资产的影响。
财政部的融资需求源于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再融资义务和支出需求增加。计划中的超过31万亿美元债券发行,供应过剩可能推动美国收益率上升,因为政府在全球拥挤的市场上为资本而竞争。
较高的收益率提高了持有无收益资产(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机会成本,这可能导致资本从加密货币转移,特别是那些寻求更安全回报的机构。
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国债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包括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无论是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多样化努力还是贸易摩擦,外国购买的退缩可能迫使美国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收益率以吸引国内投资者。
这将加大利率的上行压力,并进一步收紧全球流动性——对加密等投机性风险资产来说是个负面因素。
如果外国需求依然疲软,加密市场可能会经历类似于2022年的波动,当时债券市场压力和收益率上升导致了比特币的剧烈抛售。
美国收益率的潜在飙升可能会推高美元,通常在实际利率上升时会上升。更强的美元使得比特币对非美国投资者来说变得更昂贵,降低了国际需求,并对以美元计价的加密估值施加下行压力。
尽管面临这些不利因素,加密货币仍具有在高收益环境中保持需求的特性。比特币的固定供应及其作为对抗法定货币贬值的对冲的角色,仍然是其长期投资理论的关键部分。在宏观扰动期间,其与传统债券和股票的长期低相关性使其在动荡期间具有吸引力。
此外,随着加密市场的成熟,机构投资者可能会继续将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视为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有用工具。在宏观扰动期间,它们与传统债券和股票的低长期相关性可能使其在债券市场不稳定时期具有吸引力。
流动性条件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大规模的财政部发行通常会导致银行储备减少和市场资金紧张。如果传统流动性枯竭,提供竞争性链上收益的DeFi协议可能会吸引希望替代传统货币市场的新资本。
虽然大量债券发行可能通过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强暂时影响加密,但长期动态(如机构采纳、监管变化和加密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可能会缓解影响。
需关注的关键指标包括:
- 外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 实际收益率和通胀预期的趋势
- 银行和DeFi市场中的流动性指标
- 监管情绪和资本配置行为的变化
简言之,2025年可能是一个决定性的一年,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的融合将更加明显,美国债务市场是关键点。在这个环境中,投资者需要了解收益率动态、货币政策和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在高度债务的世界中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