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瑞士银行巨头 已经执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就绪、端到端的代币化基金工作流程,使用Chainlink的数字转移代理技术标准完成了实时的认购和赎回交易——这一突破展示了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与价值128万亿美元的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相结合。
11月4日的公告标志着传统金融代币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显示出成熟的金融机构可以在无需彻底改造现有系统的情况下,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复杂的基金操作。交易涉及UBS美元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代币 (uMINT),这是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由DigiFT担任链上分销商。
“这笔交易代表了智能合约技术和技术标准如何增强基金操作及改进投资者体验的一个关键里程碑,”瑞银集团首席营运和技术官Mike Dargan在声明中表示。“随着行业不断接受代币化金融,这一成就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些创新驱动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新的产品组合可能性。”
Chainlink的DTA标准:连接传统金融和区块链
Chainlink的数字转移代理(DTA)技术标准,在2025年9月特别推出,以使转移代理和基金管理员能够在链上扩展其操作,同时保持与现有监管框架的一致。该标准利用多个Chainlink平台组件来自动化基金管理中传统上的手动程序。
根据Chainlink表示,DTA标准实现了几个关键能力:跨多个区块链的代币化基金的实时认购和赎回处理、预构建的法币和数字资产结算工作流程的无缝集成、通过Chainlink的自动化合规引擎(ACE)进行可编程合规执行,以及与每笔交易同步的基金生命周期活动的链上黄金记录。
Chainlink联合创始人Sergey Nazarov对合作在机构金融中的意义表示乐观。“瑞银已成功完成全球首个生产中的端到端代币化基金工作流程,”Nazarov称,该成就“为机构金融中代币化资产的可扩展、安全工作流程设定了新基准。”
架构涉及瑞银的内部系统启动认购或赎回过程,Chainlink的基础设施则根据DTA标准协议执行。系统使用NAVLink Feeds将净资产值定价带入链上,确保认购和赎回使用权威价格,而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则实现多链分销能力。
应对价值128万亿美元市场的痛点
此次突破的重要性超越单笔交易。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2024年全球资产管理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中,全球资产管理总额攀升至147万亿美元。
尽管规模庞大,传统基金操作仍存在低效问题。手动干预、结算延迟以及缺乏实时透明度导致运营成本增加、流动性减少,错失投资机会,涉及Swift描述的“63万亿美元全球共同基金市场。”
本次交易是瑞银通过[UBS Tokenize](https://www.coindesk.com/business/2025/11/04/ubs-chainlink-execute-first-onchain-tokenized-fund-redemption-in-usd100t-market)广泛举措的一部分,银行内部的区块链金融产品平台。通过自动化关键功能如订单接收、执行和在数字与传统系统间的结算,该技术旨在显著降低运营复杂性和处理时间。
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联席主管Thomas Kaegi此前在2024年11月宣布推出uMINT基金时曾表示,投资者对跨资产类别代币化金融资产的兴趣日益浓厚。Kaegi称:“凭借我们的全球能力和同行及监管者的合作,我们现在能够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建立在项目Guardian和Swift整合之上
瑞银和Chainlink的成就构建在新加坡的项目Guardian基础上,这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探索和发展资产代币化潜力的倡议。项目Guardian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进行多次行业试验,涉及资产及财富管理、固定收益和外汇领域。
该倡议吸引了全球金融巨头的参与包括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穆迪,以及来自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日本金融服务厅的监管参与。这些合作旨在为设计开放和互操作的数字资产网络建立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是在最近的一次试点之后进行的,当时Chainlink通过Swift连接现有银行系统至区块链](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chainlink-advances-tokenized-fund-workflows-with-swift-messaging-in-collaboration-with-ubs-302570072.html),全球金融消息网络。该2025年9月搭建使用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和运行环境,处理使用ISO 20022消息的基金交易——允许银行不替换遗留系统的情况下接入区块链基础设施。
Swift试点展示了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结算用于代币化投资基金工具的认购和赎回,同时实现支付环节的直通式处理。这种能力将潜在地使数字资产交易能与500多家金融机构连接的法币支付系统结算,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Nazarov在Swift组织的Sibos会上说。 "我对这些离链支付能力即将被采用感到非常兴奋,并期待这些能力如何提高资本流动并扩大数字资产的用户基础。"
DigiFT在链上分销中的角色
DigiFT,新加坡的合规代币资产交易所,在赎回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链上分销商角色。平台展示了如何在保持与机构托管系统集成的同时,执行并调节链上基金操作。
DigiFT积极参与新加坡的代币化生态系统,作为各种代币化金融产品的授权分销伙伴。尽管在公共区块链上操作,平台仅为认可投资者提供接入,在利用区块链运营优势的同时,保持合规。
使用Chainlink的DTA标准使DigiFT能够处理带有实时可见性和自动化对账的赎回——这些能力在传统基金操作中通常需要广泛的手动干预。这种自动化降低了结算风险,并为交易各方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
市场影响和行业变革
这一首个生产就绪代币化基金赎回的成功执行对广泛的金融行业有重要影响。[代币化基金仍然是一个新生的 市场,投资约为235亿美元,相较于传统基金产品的63万亿美元。不过,主要金融机构正在加紧在这一空间的布局。
BlackRock和Franklin Templeton目前运营全球三大代币化基金中的两个,表明华尔街对区块链金融产品的兴趣日益增长。[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已成为Project Guardian下的一个实用案例,展示了商业可行性和监管协调性。
MAS宣布了新的框架以加速代币化的增长,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支柱:基础设施、流动性、标准化框架、以及通用结算资产。[新加坡央行承诺开发批发数字新加坡币],以解决代币化市场中的结算难题。
[DBS Bank报告称,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超过10亿美元]的代币化结构性票据交易,交易量在一季度和二季度之间增长了近60%。这种快速增长反映了机构对区块链金融工具的日益适应。
最后的思考
随着代币化从试点项目转向生产系统,UBS-Chainlink交易为如何在保持监管合规性和运营可靠性的同时整合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模板。DTA标准的模块化方法允许机构逐步采用代币化,降低了整套系统更换所带来的风险。
[Chainlink描述DTA发布的时机恰到好处],并指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管理着数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ETF和私人市场——都依赖于转让代理和基金管理者进行准确的操作活动。通过降低这些服务提供商的技术障碍,DTA标准旨在大规模推动代币化资产服务的主流化。
这笔成功的交易证明区块链技术可以增强而非取代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通过实现实时处理、自动合规和跨链互操作性,同时保持与传统系统的集成,代币化为现代化基金行业提供了一条道路,而不破坏其基本运作。
对于UBS,这家全球市场业务遍及世界的大型私人银行而言,这一成就强化了其在金融创新前沿的地位。该银行愿意从试点项目迈向生产系统,标志着其对区块链技术在机构应用方面日益增长的信心。
随着更多金融机构观察到UBS在代币化基金流程方面的成功,128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行业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运作将从实验性阶段转变为标准操作——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中重塑投资基金的创建、分发和管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