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在2月份继续其战略性黄金收购行动,全球储备增加了24吨,其中波兰大幅增加其国家持有量29吨,标志着其连续第11个月的黄金增持。
需了解的事项:
- 波兰在2月份的央行黄金购买中占据主导地位,增加了29吨
- 中国、土耳其、约旦、捷克共和国和卡塔尔本月均报告了净黄金购买
-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本月最大的净卖家,储备分别减少8吨和12吨
央行在2月份保持强劲的黄金购买趋势
今年,波兰国家银行(NBP)在央行中成为最积极的购金者,2月份的29吨购买使其年初至今的购买量达到32吨。波兰的黄金总储备现已达到480吨,占其总储备的20%。
这种战略性的积累反映了各国央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寻求多元化储备资产的持续趋势。
中国央行保持稳定的收购模式,2月份增加了5吨。自2024年11月恢复报告黄金购买以来,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四个月净买入。这种一致的模式暗示了一种故意的长期战略,以增加黄金在中国庞大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2月份,几个中型央行也扩大了其黄金持有量。土耳其共和国中央银行增加了3吨,使其黄金储备达到623吨,现在占其总储备的38%。同样,约旦央行增加了3吨,黄金现在占其总储备72吨的30%。
新兴市场央行引领收购趋势
卡塔尔和捷克共和国完成了2月份值得注意的购买者名单。卡塔尔央行报告净购买2吨,使其黄金持有量达到114吨,占总储备的19%。捷克国家银行也增加了2吨,现在其黄金储备总计55吨,相当于其总储备的3%。
并非所有央行本月都增加了其黄金仓位。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减少了8吨的黄金储备,而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银行则记录了12吨的最大月度减少。尽管这些销售,哈萨克斯坦的黄金储备仍然相当可观,为280吨,占其总储备的54%。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年初至今的净销售方面领先,自1月以来分别减少了4吨。市场分析师指出,这些央行历史上曾将黄金用作流动性管理工具,偶尔出售储备以应对短期财务需求,同时保持重大的长期黄金头寸。
比利时国家银行就最近媒体有关该国黄金储备潜在货币化的传言发表了一份正式的新闻稿,重申了其机构独立性,并澄清黄金储备是专门用于实现“银行指派的公益任务”的资产。
此声明发布之际,有报道称比利时可能会清算黄金持有以资助增加的国防开支。
银行的回应凸显了大多数中央机构对维持黄金储备作为货币稳定基础的战略重要性,而不是作为政府支出的资金来源。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央行对黄金收购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其中波兰、中国、土耳其和捷克共和国成为了稳定的买家。这一趋势反映了对货币稳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增长的担忧,推动机构转向具有历史价值保值特征的硬资产。
终末思考
2月份的央行黄金交易展示了黄金在国家储备组合内的持续战略重要性。虽然大多数主要央行增加了持有量,但像波兰和中国这样的净买家与如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选择性卖家之间的对比突显了黄金在不同国家金融系统中扮演的多样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