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公布了 于周一对数字资产法规的重大变更,允许虚拟交易平台与海外子公司共享订单 簿,并降低稳定币分销的门槛,因为这座城市加速其争夺新加坡和美国加密货币 市场的竞争力。
需要了解的事项:
-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将允许在本地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海外 关联实体共享全球订单簿,结束了订单簿需要在本地隔离的要求。
-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现在可以向专业投资者分发香港监管的稳定币和不满12个月 前历史的虚拟资产,取消了之前为期一年的最低要求。
- 根据「金融科技2030」路线图,香港金融管理局计划每年在数字转型和标记化 上的支出超过1000亿港元(129亿美元)。
监管变化和市场准入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周一放宽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限制,这些限制要 求平台在香港维护单独的订单簿。证券监管部门的首席执行官梁凤仪在香港金融 科技周会议上宣布了这些变化。订单簿列出了买卖虚拟资产的订单。
这些修改允许平台访问全球流动性池。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还将获得向专业投资者分发稳定币和虚拟资产的许可,而无需 之前的产品需展示一年的历史记录。监管调整反映了香港在其他金融中心间随着 数字投资需求增长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香港今年已成为标记化金融产品的试验场。该市见证了多个标记化港元和美元货 币市场基金的推出。这些产品遵循全球的模式,即数字原生资本寻求收益生成投 资。
金融科技2030和投资激增
香港金融管理局,即该市的事实中央银行,于周一推出其「金融科技2030」路线 图。计划专注于四个领域:数据、人工智能、弹性和标记化。该机构将推进其合 奏沙盒,以实现标记化存款和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交易。
“我们现在将开始孵化成熟的真实价值用例,这些用例中标记化存款可以提供重 大优势,从标记化货币市场基金开始。”金管局首席执行官余伟文在会议上表示。 监管机构没有提供这些真实价值应用的具体细节。
预计金融机构将在未来三年每年在技术基础设施上的支出超过1000亿港元。
标记化将传统资产转换为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交易的数字代币。这个过程允许部 分所有权,并可能增加流动性。稳定币是一种通过与传统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来 维持稳定价值的加密货币。
在香港运营的主要全球银行报告称标记化产品已得到显著采纳。汇丰银行首席执 行官乔治·艾勒德里在小组讨论中表示,该行在香港推出的标记化黄金产品已成 为全球第三大此类产品。他提到“零售客户的大规模采用”。
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威廉·温特斯对市场的方向提供了更广泛的看法。
“我们的信念,香港的领导层可能也是共识,是几乎所有交易最终都将在区块链 上结算,所有的资金终将数字化,”温特斯在同一小组讨论中说。
最后的思考
香港的监管变化使这座城市能够在传统与加密货币市场的融合中捕获更大份额的 数字资产交易。这些举措表明机构和零售投资者将继续向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 迁移两位大型国际银行的高管周一表示,随着数字化货币成为主流,标记化产品 正在吸引可观的资金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