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上市公司已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积累了近35亿美元的以太坊代币,这标志着企业加密货币采纳的重大转变,因为企业在寻找传统比特币财库策略的替代方案。这一激增反映了企业对数字资产的渴望,这些资产通过区块链质押机制提供了通胀保护和积极的收益生成。
需要了解的内容:
- 以太的企业持有量从2024年底的116,000个代币激增到2025年7月的966,304个代币,增长了八倍,价值约35亿美元
- 与比特币不同,以太允许公司通过质押赚取3-4%的年收益,代币被锁定以支持以太坊网络操作
- 关于质押奖励的税收和合规要求的监管不确定性仍然限制了科技前沿公司以外的广泛企业采纳
权益质押收益推动企业兴趣超越价格投机
第二大加密货币 吸引了寻求简单价格增值以外的公司财务官员。以太坊的质押机制允许公司通过锁定代币来验证以太坊网络上的交易,从而获得稳定的回报。
“以太兼顾增长潜力和蓝筹资产的合法性,”持有以太作为其资产负债表的Bit Digital CEO Sam Tabar说。"它大到足以成为机构级别的资产,但在采用上仍然足够早,以受益于未来的上涨空间。"
质押收益通常在每年3%到4%之间。这种创收能力使以太与比特币区别开来,后者仅依赖价格波动获得回报。
这种加密货币还为去中心化金融应用程序、借贷平台和稳定币提供基础。这种实用性赋予以太投机交易之外的功能价值。
“持有以太更像是拥有石油,而比特币则更单一,像是黄金,”风险投资公司Innovating Capital的合伙人Anthony Georgiades说。“以太是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而不仅仅是纯价值储存。”
市场反应和波动性担忧带来混合信号
宣布以太收购策略的公司股价显示出极端波动。Peter Thiel支持的BitMine宣布以太购买计划后,股价飙升了3,679%。游戏媒体网GameSquare在类似声明后经历了123%的升幅。
这些剧烈的价格波动引发了与“模因股票”交易模式的比较。
“股票价格反应具有模因狂热的特征,”AJ Bell的投资分析师Dan Coatsworth说。
加密货币市场的固有波动性对传统企业治理构成挑战。大多数首席财务官不愿将流动现金储备转换为数字资产,因为价格波动难以预测。
“大多数CFO不会用流动现金换以太,”位于新加坡的财库咨询公司Straitsberg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Anuj Karnik说。“这种工具仍然是一个小众工具,最好留给能够容忍波动和复杂性的‘技术前沿’财库。”
企业财库最佳实践通常优先考虑流动性、可预测性和监管确定性。许多高管仍将加密货币持作为实验性配置,而不是主流政策。
监管不确定性限制更广泛应用,尽管SEC立场软化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缓和其对质押活动的立场,但监管框架仍不完整。关键合规问题继续为企业采纳带来不确定性。
公司面临几项关键问题的不明确指引。这些包括质押奖励是否应作为收入纳税,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核算锁定代币,以及提供质押服务是否引发托管义务。
“每个质押奖励都可能落在合规灰色区域,”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的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Michael Ashley Schulman说。
不断发展的监管环境使许多传统企业在承诺将大量财库资源用于以太持有时犹豫不决。风险规避董事会更喜欢拥有已建立的监管框架和会计标准的资产。
了解关键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术语
以太是以太坊区块链网络的原生加密货币。与主要作为数字黄金运作的比特币不同,以太既充当价值存储,又作为网络操作的实用代币。
质押是一种共识机制,代币持有者锁定其加密货币以验证网络交易。参与者因贡献网络安全和运营而获得奖励。此过程不同于比特币挖矿,后者需要高耗能的计算工作。
通常称为DeFi的去中心化金融涵盖了在区块链网络上构建的金融应用程序。这些平台提供借贷、放贷和交易服务,无需传统银行中介。以太支持大多数DeFi应用程序,超越投机交易创造代币需求。
以太坊网络支持智能合约,这些合约是直接编写在代码中的自执行协议。这一功能使复杂的金融应用成为可能,并使以太坊成为大多数区块链创新的基础。
公司在市场风险中继续扩张
几家公司专门筹集额外资金用于以太购买。BitMine于7月完成了与Cathie Wood的ARK Invest的1.82亿美元股份出售,为继续加密货币积累提供资源。
GameSquare CEO Justin Kenna表示他的公司可能会发行额外股票来资助以太投资。“我们并不是在做过度稀释的生意,”Kenna告诉路透社。“但我们将继续保持机会主义。”
公司为加密货币采购筹集资本的意愿表明尽管短期波动担忧,它们对以太的长期升值充满信心。
一些公司认为当前的市场条件有利于在更广泛的机构采纳推动价格上涨之前积累数字资产。
结束语
企业以太采纳反映了向加密货币资产的战略转变,这些资产通过质押机制提供了增长潜力和收入生成。尽管监管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继续限制更广泛的采纳,但技术前沿公司正为扩展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的潜在未来收益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