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在 中国 的挖矿活动卷土重来,重新拿下全球网络算力的 14%,尽管自 2021 年起全国实施挖矿禁令,该国仍成为全球第三大挖矿中心。目前约有 145 EH/s(百亿亿次哈希/秒)的算力来自中国境内设施,这标志着比特币算力地理分布出现重要变化。
发生了什么:挖矿复苏
来自 Hashrate Index 和网络监测服务的数据显示(show),中国挖矿算力已重回全球第三,仅次于 美国 和 俄罗斯。挖矿活动主要集中在 新疆 和 四川 等地,当地在特定时段电价更低。矿工利用老旧矿场、小规模私人矿机以及伪装成常规数据处理业务的云算力等多种方式来隐匿挖矿活动。
随着矿机厂商报告国内销量回暖,此轮复苏愈发明显。
嘉楠科技(Canaan) 这类主要矿机生产商记录到中国市场需求上升,显示有新的资本正在流入新矿机采购和场地建设,而不仅仅是重启旧设备。
运营方还通过改造既有工厂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来降低前期建设成本。
今年整个行业的挖矿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用于衡量单位算力预估收入的 Hashprice 已跌至历史低位,原因包括比特币价格走弱、链上交易费下滑以及全网难度上升。这种压力迫使全球矿工更加重视能效和低成本电力的获取。
另见: Bitcoin Could Strand Skeptics With Sharp Rally After 23% Monthly Drop, Analyst Says
为何重要:对网络的影响与担忧
算力在中国的集中引发外界对比特币地理去中心化程度和监管风险的讨论。尽管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挖矿仍被官方禁止,但监管执行似乎并不统一。一些矿场处于“地下”状态,另一些则通过与地方能源企业和工业公司合作,以其提供电力和场地的方式开展运营。
网络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算力在不同司法辖区和控制体系之间的分布。
当算力在单一区域或单一监管环境中过于集中时,理论上会削弱网络的韧性。当前追踪数据显示,中国约占全球算力的 14%,但这些数据会随矿工部署或退役设备而变化。
行业观察者正密切关注三方面动态:一是中国监管执行力度是否变化;二是嘉楠科技等矿机厂商的季度业绩;三是如果比特币价格回升、挖矿收入能否恢复。
若部分地区监管趋于宽松,挖矿活动有望更加公开化并扩大规模;若重新加大打击力度,则可能像 2021 年禁令之后那样再次迫使挖矿业务外迁和分散。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仍保持更大的算力份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立刻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担忧。然而,中国算力回升的速度显示,当经济激励与现有基础设施和能源条件相匹配时,比特币网络的地理格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重塑。
下篇阅读: XRP Pulls $130 Million In First-Day ETF Inflows, Trails Bitcoin, Ethereum, Sol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