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分析师周三表示,去中心化金融与资产代币化继续未达预期,DeFi协议中锁仓总价值未能恢复到2021年高点,尽管加密市场低迷后基础设施已有两年的发展。
需知要点:
- DeFi锁仓总价值尚未恢复到2021年峰值,大多数活动仍来自加密原生用户而非机构
- 代币化市场资产达250亿美元,债券达80亿美元,但仍然分散在小型、流动性差的实验中
- 传统金融机构质疑区块链优势,因为现有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已提供速度和效率的提升
尽管基础设施进步,机构障碍依然存在
银行的研究团队由Nikolaos Panigirtzoglou领导,发现尽管市场上已出现合规工具,但加密货币的机构参与并未显著增加。权限借贷池和符合客户尽职调查的保险库已经出现,这些发展尚未转化为对DeFi协议的更广泛机构参与。
监管不确定性继续阻碍机构参与。
链上资产分类的法律问题在许多司法管辖区仍未解决。据分析师称,智能合约安全问题同样阻止机构对DeFi平台投入大量资本。
大多数机构加密货币活动仍集中在比特币上,交易价格约为116,371美元。这种集中反映了机构对成熟资产的偏好,而不是新兴的DeFi协议或代币化替代品。
代币化显示出潜力但缺乏规模
资产代币化在传统金融部门引起了兴趣,但尚未达到有意义的规模。总计250亿美元的代币化资产较前几年有所增长。然而,大多数计划仍然是实验性的或服务于流动性有限的小众市场。
BlackRock的BUIDL平台和Broadridge的分布式账本回购平台展示了潜在的效率提升。这些项目尚未超出其初始范围或吸引广泛的行业采用。80亿美元的代币化债券同样只占全球债券市场的一小部分。
私募市场代币化面临特别挑战。活动集中在少数参与者之间,而不是创造广泛市场准入。大多数代币化私人资产的次级交易仍然很少,限制了其对寻求流动性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传统金融质疑区块链的价值主张
许多传统投资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持怀疑态度。大多数区块链网络固有的透明性与机构偏好私人交易场所的习惯相冲突。黑池和其他不透明交易机制在股市上继续获得市场份额,说明了这种偏好。
摩根大通的分析表明,现有金融科技的改善已降低了区块链采用的紧迫性。
支付系统、结算网络和交易平台在传统框架内变得更快、更有效。这些改进解决了区块链技术最初承诺解决的许多问题。
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密码项目”等监管举措可能无法克服这些根本性的采用障碍。Panigirtzoglou的团队认为,仅有更明确的规则无法创造对基于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机构需求,因为传统选择继续改善。
了解关键金融术语
总锁仓价值代表了存入DeFi协议的资产美元金额,是衡量部门增长的主要指标。代币化指的是将现实资产转换为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交易的数字代币的过程。客户尽职调查协议要求金融机构验证客户身份并遵守反洗钱法规。
黑池是私人交易所,允许机构投资者在不向更广泛市场透露意图的情况下交易大宗证券。权限借贷池限制对经过验证参与者的访问,通常是满足特定监管或资本要求的机构。
结语
摩根大通的评估表明,去中心化金融和代币化面临超出法规清晰度的结构性挑战。即使区块链技术成熟,机构投资者对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偏好可能仍会持续。传统金融在速度和效率上的持续创新降低了区块链解决方案曾经承诺提供的竞争优势。
机构加密活动集中在比特币而非DeFi协议,表明机构主要将加密货币视为资产类别而非技术平台。这种观点限制了区块链在传统金融服务中更广泛采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