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法庭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加密货币诈骗案件舞台,中国籍诈骗犯钱执民(化名张雅迪,获封“财富女神”称号)在被查获超过60亿美元的比特币后,面临判刑。
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为期两天的判刑听证会于11月10日星期一开始,标志着为揭露加密货币如何被用于前所未有规模的诈骗而进行的长达七年的国际调查的顶点。
2014年至2017年间,钱执民通过天津蓝天格瑞电子科技公司策划的庞大庞氏骗局,诈骗了中国超过128,000名受害者。该骗局承诺近300%的惊人回报,主要目标是缺乏高风险金融产品经验的老年投资者和中年储蓄者。
据中国媒体《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受害者包括生意人、银行雇员,甚至是法官,投资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许多人在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劝说下参与其中,产生了级联效应,加剧了诈骗影响。
2017年,当中国当局开始对该操作收紧时,钱执民将盗取的资金转换成比特币,并使用假文件潜逃,最终于2018年抵达英国。
调查展开
2018年,伦敦大都会警察局经济犯罪小组在接获有关犯罪资产转移的情报后发起了调查。此后,展开了长期辛苦的工作,需要跨多个司法管辖区收集证据,并仔细审查了数千份文件。
负责调查的侦缉警长伊莎贝拉·格罗托表示,当调查人员最终找到钱执民时,她已逃避了五年的法律制裁。调查需要英国和中国天津、北京执法团队之间的空前合作。
突破点来自对一名驻德比郡的同伙,马来西亚国籍霍克·森·林的侦查,揭开了钱执民在苏格兰乃至约克的藏身之地。2024年4月,警方逮捕了钱执民和林,查获了加密设备、现金、黄金和价值1100万英镑的额外加密货币。
案件的核心是从钱执民查获61,000枚比特币,这是英国当局有史以来最大加密货币追回案,也是全球最高价值加密货币案件之一。
洗钱操作
抵达英国后,钱执民试图通过购买奢华房地产洗白其比特币财富。法庭文件显示,她试图购买价值2300万英镑的伦敦豪宅,利用其加密货币资产来营造合法外观。
她并非单打独斗。44岁的中餐馆员工文剑参与了洗钱操作,并于2024年5月被判处六年八个月监禁。文协助移动一个包含150枚比特币的钱包,当时价值170万英镑,警方还从其处查获了超过3亿英镑的比特币资产。
调查显示文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从住在餐厅上方转变到北伦敦租赁了一栋价值数百万英镑的房子。她还购买了迪拜的两处房产,价值超50万英镑。
法律程序及影响
2025年9月29日,钱执民在南华克刑事法庭承认了2002年犯罪所得法下的两项控罪——在加密货币形式获得和拥有犯罪财产。次日,林承认转移犯罪财产。
钱执民的律师,伯克利广场律师事务所的罗杰·萨霍塔表示,客户希望其认罪可以“给自2017年以来等待赔偿的投资者带来一些慰藉,并且告诉他们,由于加密货币价值的显著上升,目前有超过足够的资金可以偿还他们的损失。”
事实上,自原始诈骗后比特币的激增对受害者有利。当2018年末钱执民逃离中国时,比特币交易价格约为3,600美元。如今,它已接近100,000美元,这意味着查收资产现值显著超过原有盗窃金额。
据多份报道,大约1,300名宣称受害者已现身,伦敦高等法院已通过民事程序协商赔偿方案。皇冠检察署已启动没收程序以确保刑事资产不再回到诈骗犯手中。
加密监管的警醒
此案吸引了英国高级官员和检察官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是应对加密货币推动犯罪的更广泛挑战。
英国检察署副首席检察官罗宾·韦耶尔强调了日益严峻的威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正日益被有组织犯罪分子用于掩饰和转移资产,使得诈骗犯能享受其犯罪所得。此次案件作为英国最大加密货币没收案,显示了诈骗犯可得的犯罪收益规模。”
安全部长丹·贾维斯补充道,审判发出“明确信号:英国永远不会成为犯罪分子及其不义资产的避风港。洗钱侵蚀信任,削弱经济,并助长严重有组织犯罪的兴起。”
大都会警察局经济与网络犯罪指挥部负责人威尔·莱恩称,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洗钱案,也是全球最高价值的加密货币案件之一。”
展望未来
钱执民最高可判14年监禁,具体刑期将由法院在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后决定。林的判刑也将在同一程序中进行,没收程序将寻求从他处追回超过1,620万英镑,金额将根据当前加密货币汇率调整。
该案展示了执法在追踪加密货币相关犯罪方面的挑战与能力。成功的检控需要多年国际合作、复杂的技术调查以及跨国界数字资产的追踪能力。
此外,还引发了有关查获比特币命运的问题。某些报告建议英国政府可能寻求保留资金,但这仍取决于正在进行的民事程序和受害者赔偿请求。
对于在钱执民计划中损失金钱的128,000名受害者而言,在多年等待后,审判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正义。他们是否能追回损失取决于民事程序的结果——但得益于比特币价格的剧增,可能确实有足够的资金来补偿受害者。
随着加密货币全球加速采用,钱执民的案件成为对数字资产的适度提醒:虽然带来新机遇,同时也为复杂的金融犯罪提供了新途径。这强调了国际合作、稳健调查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监管框架对保护投资者在日益数字化的金融环境中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