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央行印证了渣打银行此前发出的严厉警告:随着与美元挂钩的数字代币在货币波动剧烈的经济体中日益取代传统存款,稳定币正对新兴市场银行体系构成系统性威胁。
南非储备银行在周二发布的半年期《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指出,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采用已成为新的金融稳定风险,原因在于目前监管存在空白,使得数字资产可以规避外汇管制法规。这一警告发布的两个月前,渣打曾预测,未来三年内,最多可能有 1 万亿美元从新兴市场银行存款流入稳定币。
渣打数字资产研究全球主管 Geoff Kendrick 及主题研究主管 Madhur Jha 按“机会—脆弱性”连续体识别出 48 个国家,其中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对存款外流最为敏感。南非自身的数据如今为该行此前的警告提供了具体证据。
发生了什么
根据南非储备银行的数据,南非的稳定币交易量从 2022 年的 40 亿兰特飙升至截至 2025 年 10 月接近 800 亿兰特(约 46 亿美元)。该国三大加密货币平台 Luno、VALR 和 Ovex 目前服务780 万注册用户,并在 2025 年 7 月时托管约 15 亿美元资产。
自 2022 年以来,美元挂钩稳定币在南非平台上已取代比特币成为首选交易对,驱动因素是其相较传统加密货币波动性更低。这一结构性转变发生之际,比特币价格从 10 月初超过 12.6 万美元跌至当前约 8.7 万美元,而以太币自 8 月高点以来也回落约 40%。
南非储备银行宏观审慎负责人 Herco Steyn 表示,风险源于“缺乏一套相辅相成且完整的监管框架,而目前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在缺少全面监管的情况下,当局对这些高速发展的市场缺乏足够的监督,他在评估中指出。
渣打分析师对 BeInCrypto 表示,“随着稳定币规模扩大,我们认为会出现若干意料之外的结果,其中首要的就是新兴市场银行存款可能外流。”即便在高风险经济体,这类外流也可能相当于总存款的约2%——这个看似不大的比例,仍足以动摇本就面临货币疲软与财政赤字的国家。
延伸阅读:Pi Network 受 11 月 28 日升级传闻带动,价格飙升 6%
为何重要
根据 DeFiLlama 数据,全球稳定币市场当前规模约为 3040 亿美元,其中 Tether 占 1840 亿美元,Circle 的 USDC 约为 610 亿美元。渣打预计该市场到 2028 年可能扩张至 2 万亿美元,约三分之二的需求将来自新兴市场。
南非的经验表明,稳定币在新兴市场用户手中实际上起到“以美元计价的银行账户”的作用,使其在不依赖本地银行体系的情况下实现保值。加密货币完全数字化且无国界的特性,使用户可以绕开南非现行的外汇管制规定,而这些规定目前尚未涵盖数字资产。
南非储备银行和国家财政部正着手拟定监管框架,将跨境加密交易纳入监管视野,相关进展预计在 2026 年出现。然而,Steyn 警告称,若进度拖延,“将意味着我们无法进行充分的监管”,风险可能在暗中累积。
这一趋势可能加速金融危机后银行职能向非银行数字平台迁移的进程。运行“双赤字”的国家——包括土耳其、印度、巴西、南非和肯尼亚——对由稳定币推动的资本外逃格外脆弱。
最后思考
渣打强调,即使没有收益激励,稳定币的采用仍可能持续,因为对于身处不稳定经济体的储户而言,“保住本金比获取收益更重要”。美国的 GENIUS 法案禁止合规稳定币发行方向用户直接支付收益,旨在缓解存款外流,但这项举措或许难以真正扭转局面。
新兴市场政策制定者如今必须在推动金融创新与防范系统性风险之间寻找微妙平衡。南非储备银行的警示表明,随着采用速度加快、支撑数字美元替代品的基础设施日益根深蒂固,实施有效监管框架的窗口期可能正在收窄。
南非计划于 2026 年推进的监管举措,或可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新兴市场提供样板。但鉴于加密货币天然跨境的属性,这些措施究竟能否奏效仍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