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

日本计划允许银行交易比特币并持有加密资产

日本计划允许银行交易比特币并持有加密资产

日本正准备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进行里程碑式的转型,金融厅计划允许国内银行首次获取和持有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资产——此举可能使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机构加密采用方面成为全球领导者。

根据包括《读卖新闻》和《日经》在内的多家日本媒体报道,金融厅(FSA)正在审查目前因波动性担忧而禁止银行持有加密货币的规定。

拟议的改革将使银行能够使用管理股票和政府债券的同一框架进行数字资产交易,但需遵循严格的风险管理协议。

金融厅计划在即将召开的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建议,该委员会是日本总理的顾问机构,表明该举措已达到政策考虑的高级阶段。

从禁止到整合

拟议的变化代表了对2020年引入的监管指导方针的戏剧性逆转,当时由于价格波动和金融稳定风险的担忧,实际上禁止银行持有加密资产。

在新框架下,银行在获取加密货币之前将被要求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监管机构预计将设立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覆盖率和敞口限额,以防止在高度波动的数字资产中出现过度杠杆。

金融厅也在权衡是否允许银行集团直接注册为持牌“加密货币交易运营商”,使他们无需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即可为零售和机构客户提供交易和托管服务——这是现行法律下的要求。

根据行业观察者的监管分析,金融厅通过允许值得信赖的银行集团加入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旨在创造一个更安全和更有利的加密环境。

监管框架全面改革

日本不断发展的做法的核心是提议将加密货币的监管从支付服务法转移到金融工具和交易法(FIEA)——该法律框架同样用于管理证券交易。

这一重新分类将使加密货币受到大幅度加强的监督,包括:

  • 对代币发行人关于公募和二级分发的增强披露要求
  • 内幕交易禁令明确涵盖数字资产,并赋予证券和交易监督委员会执行权
  • 更严格的行为标准,适用于加密中介机构,等同于1类金融工具业务运营商

金融厅指出,加密投资中包括不明确的白皮书、不准确的披露、未注册的操作和安全漏洞等许多问题类似于传统上根据证券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应用FIEA机制,监管者目标是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提供更强的执行工具。

日本证券监督委员会正在制定规则对加密内幕交易进行处罚,将股票市场的做法扩展到数字资产。该委员会将有权调查可疑交易,对非法收益处以罚款,并对严重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市场动量推动政策演进

日本转向机构加密整合之际,国内数字资产市场爆发性增长。根据FSA数据,截至2025年2月,该国记录了超过1200万个注册加密账户,比五年前增长约3.5倍。

现货交易量在2025年2月达到约1.9万亿日元(131亿美元),保证金交易又增加了1.5万亿日元。注册加密交易服务提供商所持客户存款超过5万亿日元,突显了零售参与的规模。

研究公司Chainalysis报告称,日本在2025年加密货币采纳名单中位居榜首,用户增长率达120%,使其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一增长紧随监管改进,提升了用户保护,同时减少了合规负担。

这种增长在重大的宏观经济挑战背景下发生。日本的国家债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40%,是全球最高的债务比率之一,可能促使投资者寻找传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

银行业巨头启动稳定币计划

平行于监管发展,日本三大金融机构正在合作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稳定币项目,该项目可能会重塑企业支付基础设施。

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三井住友银行公司(SMBC)和瑞穗银行——共计服务超过30万家公司客户,正在联合开发一个与日元和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该计划将利用MUFG的Progmat区块链平台,专门设计以符合日本严格的金融法规。Progmat允许银行在包括以太坊、Polygon、Avalanche和Cosmos在内的多个公共区块链上发行代币化金融工具,并计划扩展到其他网络。

在全球拥有逾240家子公司运营的三菱公司,将成为首个实施该稳定币进行内部结算的实体。公司旨在为股息、收购和客户交易简化国际转账,从而节省传统跨境支付相关的费用和行政开销。

财团计划在财政年度结束之前推出稳定币,目标是在三年内发行约1万亿日元(66.4亿美元)的稳定币。

根据关于该计划的报道,通过创建标准化的数字代币,他们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并加快公司间的支付。

监管清晰促进创新

日本对数字资产监管的综合方法——结合机构银行整合、证券级别监督以及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基础设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更为碎片化的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该国在2023年中开始实施稳定币法规,将发行限制在持牌银行、受监管的资金转移代理和信托公司,并要求全面担保和按面值赎回。这种监管清晰度使得从业者得以在设定的护栏内进行实验。

2025年8月,金融厅批准了日本第一款由金融科技公司JPYC发行的受监管的日元稳定币,为合规途径建立了先例。包括Monex Group在内的其他公司已公开披露计划进入稳定币市场,尽管执行官们承认基础设施和资本需求很大。

展望未来,日本计划在FIEA重新分类后引入加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坊ETF的监管框架正在与业内利益相关方的协商中制定。

税收改革也在酝酿之中。日本计划在2026年实施20%的统一资本利得税,取代目前对加密货币的“杂项收入”税务系统,税率高达55%。这一变化将使数字资产税收与传统证券税收对齐,并可能显著提升机构参与。

全球背景和竞争定位

日本对于机构加密采用的积极态度正值全球金融中心竞相为数字资产创建有利监管环境之际。

在美国,包括贝莱德在内的主要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了逾10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而像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银行现在为富有客户提供接触数字资产的服务。2025年7月,渣打银行开始为英国客户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服务,表示“对受监管的数字资产解决方案的兴趣日益浓厚”。

相比之下,中国维持限制性政策...... Content: 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而欧盟继续实施其加密资产市场(MiCA)监管框架。

日本将加密货币整合到现有银行基础设施中,同时施加证券级别的监管,这种做法处于全面禁止和最低限度监管之间的中间地带。

“日本证明了银行和区块链可以在适当的监管下协同工作,”根据 市场分析 表示。“对于受困于国际支付缓慢而昂贵的企业来说,这代表了向前迈出的有意义的一步。”

实施时间表和挑战

虽然日本金融厅(FSA)已明确表示有意推动银行改革,但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仍需由金融服务委员会讨论并获得后续的议会批准。

行业分析师认为,如果委员会支持框架并且立法者完成必要的法律修订,正式的推出可能最早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

主要挑战包括:

  • 风险校准:确定银行持有加密货币的适当风险敞口限制和资本要求
  • 托管标准:建立符合银行级别安全预期的安全热钱包和冷钱包结构
  • 波动性管理:创建能够处理剧烈价格波动而不触发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框架
  • 消费者保护:确保零售投资者在银行提供加密产品时了解风险

FSA 强调,任何批准都将包括在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严格条件,银行才能直接持有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资产。

最终想法

日本全面的加密银行改革标志着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对数字资产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谨慎变为战略性整合。

通过让银行在证券级别的监管下持有和交易加密货币,推出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基础设施,以及实施增强的投资者保护措施,日本正在构建一个可能成为其他先进经济体的平衡创新与金融稳定的示范性监管框架。

这些举措的成功将严重依赖于有效的实施和执法。如果日本能够证明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在保持消费者保护和市场完整的同时安全地参与加密市场,它可能为全球的机构采用建立一个蓝图。

目前,全球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和行业观察人士正密切关注日本如何将加密货币融入其主流金融系统。

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被视为财务或法律建议。在处理加密货币资产时,请务必自行研究或咨询专业人士。
日本计划允许银行交易比特币并持有加密资产 | Yell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