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三发布的报告,中央银行正在测试智能合约技术,允许它们即时在代币化金融环境中实施货币政策。
需要了解的内容:
- 中央银行通过“松项目”探索区块链技术,为潜在的代币化金融系统做准备
- 该原型成功展示了快速响应能力,允许政策变更在几分钟内实施
- 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接受代币化,行业专家认为稳定币是实时抵押品管理的有效工具
联合研究研究“松项目”成功测试了一个原型工具包,允许中央银行在假设情景中立即回应市场状况。研究人员发现,该系统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部署新的贷款设施和调整利率,可能会改变未来货币政策的运作方式。
“智能合约工具包快速且灵活,”国际清算银行在其5月15日的报告中写道。“在假设情景中,中央银行能够立即添加和更改工具。”
随着代币化的势头,全球中央银行对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传统金融中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实验工具包代表了国际清算银行描述的货币政策实施潜在益处的“第一步”。
技术性能与实施
“松项目”框架在设计模拟金融压力状况的各种情景中进行了严格测试。研究人员在一个10分钟的假设练习中验证了系统的“速度和一致性”,其中中央银行迅速更改抵押品标准,并在抵押品价值下降时将流动抵押品交换为非流动资产。
根据报告,智能合约实施允许中央银行以“即时”效果部署新的储备设施和调整利率。这种能力在金融危机期间可能至关重要,因为快速响应变得非常必要。
“这种速度,加上随时调整任何参数的能力,使中央银行在应对意外事件和快速发展的危机时更加灵活,”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
“松项目”实施利用了以太坊的ERC-20代币标准,并结合了访问控制的附加协议。尽管结果令人鼓舞,研究人员承认,由于大多数现有中央银行系统并未为这些高级区块链应用设计,基础设施仍存在重大挑战。实验的进行同时金融机构愈加关注代币化技术,行业参与者特别看好抵押品管理和结算过程的应用。
在最近的Consensus 2025会议上,DTCC数字资产产品总监Joseph Spiro称稳定币是金融交易(如贷款和衍生品)中“完美”的实时抵押品管理金融工具。他的评论反映了业内对代币化对传统金融业务潜在益处的日益认可。
研究伙伴强调,尽管在受控测试环境中原型表现良好,广泛实施将需要大量额外开发和基础设施更新。中央银行需要克服技术、法规和运营挑战,才能在现实环境中部署此类系统。
展望
中央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增加,这标志着这些机构在为金融领域的潜在变化做好准备时的重大转变。随着私有市场中代币化的进一步普及,中央银行似乎决心得确保它们保持有效的政策工具,无论金融基础设施如何演变。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专注于代币化和传统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安全问题以及支持这些新技术所需的法规框架。国际清算银行和纽约联储的倡议代表了一项早期但重要的努力,旨在理解中央银行如何在日益数字化的金融市场中运作。
结论
“松项目”展示了中央银行积极准备潜在代币化金融系统的主动姿态。尽管在实施之前仍有重大挑战,智能合约基础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成功测试表明,这些技术可能最终为中央银行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