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庞大汇款市场正在悄然转型,2025财年达到创纪录的1354.6亿美元,海外印度人越来越多地转向USDT等稳定币,以绕过传统银行渠道并获得更好的汇率。
虽然这一转变规模仍然适度,但已引起货币兑换商、监管者和市场观察者的注意,他们将其视为加密货币创新与印度对数字资产谨慎监管态度之间更广泛紧张关系的象征。
此新兴趋势的核心在于一个简单的价格差异。与官方美元汇率相比,USDT(Tether),一种1:1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在印度的交易溢价始终保持在4-5%。通过传统渠道转换一个美元约为₹88.60,而在印度点对点平台上一个USDT可获得约₹93。
这种持续的溢价创造了一个有形的套利机会。通过银行将1000美元转换为卢比后,接收者约可获得₹88,600。同样的金额在海外转换为USDT并在印度出售则可带来大约₹93,150的收益——这差额₹4,550正被货币兑换商和早期采用者开始利用。
操作简单但完全在正式金融渠道之外运作。迪拜或新泽西的货币兑换商在国际交易所购买USDT,将代币转移到由印度对手控制的数字钱包中,然后通过Telegram或国内交易所的点对点交易卖给当地加密货币买家。
有些参与者通过非正式操作来避免印度对加密货币交易扣除1%的税款(TDS),而另一些人则使用受监管的交易所,支付税款,并仍从差价中获利。这些收益通常在运营商和客户之间分享。
溢价存在的原因
支撑印度USDT溢价的因素有几个。对加密货币交易的银行渠道的监管限制使印度交易者难以轻松地将卢比存入交易账户,从而推动对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的需求。
此外,USDT除了汇款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交易者在市场不确定期间通过转换持股来对冲波动性。用户还使用稳定币在海外游戏平台和博彩平台进行支付,创造稳定需求,保持价格高企。
市场估计约3-4%印度的总汇款流量可能已从传统银行转移到稳定币,尽管由于这些交易的不受监管性质,准确数字仍难以捉摸。
印度央行的立场与CBDC替代方案
印度储备银行始终对私人加密货币持谨慎立场,视其为对货币主权的潜在威胁。印度央行副行长T. Rabi Sankar在2025年10月警告称,“稳定币存在巨大的风险,可能取代你的货币和政策主权”,并强调它们“不能实现CBDC不能更好完成的目的”。
而非接受私人稳定币,印度正推进其自身的数字卢比(e₹),一种于2022年12月开始试点的央行数字货币。印度央行于2025年10月8日启动了存款代币化试验,标志着在扩大CBDC使用上的重要阶段。
数字卢比旨在提供稳定币的效率和可及性,同时维持完全的央行控制。与由私人公司发行的USDT或USDC不同,e₹代表直接的央行责任,具有政府支持——理论上提供更大的安全性和监管明晰性。
对于跨境交易,印度正在探索与其他国家CBDC的互操作性。拥有数百万印度工人的阿联酋正在开发基于迪拉姆的数字货币。一旦上线,两种系统可能会连接,为海湾地区的印度人提供更快、更便宜且完全合法的汇款渠道。
财长信号显示转变
在一个意外的发展中,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于2025年10月在考蒂利亚经济会议上表示,各国必须“准备好迎接”稳定币的出现,警告若未能适应数字货币变革,国家可能会被抛在后面。
“没有国家能从系统性变革中自我隔离。”西塔拉曼指出,“无论我们欢迎这些变革与否,我们必须准备好与之接触。”
这些言论代表了一种显著的语气转变,从抵制到准备就绪,表明印度可能正在朝着结构化参与而非全面禁止的方向前进。消息人士称,即将出台的指南可能要求在印度市场上运营的稳定币遵守税收规定、托管标准和储备核查。
私营部门实验
随着印度央行开发数字卢比,私人公司也在探索自己的解决方案。一家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创建一个由政府债券担保的卢比稳定币。若在外国交易所上市,这种代币可使海外的印度人和外国进口商更有效地直接向印度汇款,而非使用传统银行渠道。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一些服务出口付款已在稳定币中进行,在印度官方的出口数据处理和监控系统之外运作——这一变通办法凸显了对基于加密货币结算的需求及监管者在监控这些流动时面临的挑战。
监管回应加剧
监管者对在灰色地带运营的数字金融产品日益警觉。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25年11月8日发出严厉警告,提醒投资者警惕那些由未受监管平台提供的“数字黄金”产品。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表示,此类产品“完全在其管辖范围之外运作”,并具有显著的对手方和操作风险,没有可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这一警告反映出印度正在形成的更广泛的监管理念。正如Polygon Labs全球支付负责人Aishwary Gupta评论的那样:“SEBI对数字黄金的警惕并非偶然,它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监管。近十年来,数字黄金在灰色地带运作……如今,流通金额超过₹10,000亿……SEBI的举措更像是一种预防性的遏制而非警告。印度显然正在为代币化资产准备一个监管框架。”
最终想法
目前,基于稳定币的汇款仍然适度而且大多未被监控。传统银行尚未感到威胁,但监管者对风险和机会都非常敏感。
印度在2024年保持了世界第一汇款接收国的位置,占全球流动的14.3%,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墨西哥的680亿美元。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的印度侨民为1850万人,汇款占GDP的3-3.5%,任何显著的渠道转变都可能产生宏观经济影响。
若印度央行的数字卢比普遍采用并与国外CBDC实现互操作性,它可能最终以更快、更便宜和更具主权性质的替代方案取代传统和基于加密货币的汇款路线。在此之前,稳定币的悄然转变可能会继续,因为寄件人和货币兑换商正在利用传统金融尚未关闭的套利机会。
决定印度加密货币立场的创新与控制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凸显。 内容:汇款通道中的实时性——数十亿美元、数百万家庭以及跨境支付的未来正处于平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