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港在全球打击行动中拥抱 受监管的加密货币质押

香港在全球打击行动中拥抱 受监管的加密货币质押

香港在全球打击行动中拥抱 受监管的加密货币质押

在向更加加密友好监管的显著转变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了新的指引,正式允许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授权虚拟资产基金提供质押服务——标志着这座城市成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重要一步。

新框架于周一发布,强调投资者保护和平台责任为首要任务。根据规定,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s,即香港的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必须对客户资产保持全面控制,不允许第三方委托质押功能。SFC还要求平台提供全面的风险披露,涵盖区块链故障、验证者停机时间和潜在网络威胁等问题。

这一发展符合SFC在其“ASPIRe”路线图下的更广泛数字资产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受监管但支持创新的环境。SFC CEO梁凤仪表示:“扩大受监管服务和产品的套件对于维持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扩大必须在一个受监管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客户虚拟资产的安全始终处于核心。”

更严格透明的质押制度

SFC的通函为质押引入了明确的运营标准,旨在减轻流动性和安全风险。VATPs必须披露所有相关的质押机制,包括费用、锁定期、验证者操作和干扰期间的业务连续性计划。这种透明度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参与质押计划的好处和风险。

除了交易所,授权虚拟资产基金也可以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参与质押。这些基金只能使用持牌平台或授权机构,SFC已设定质押上限以管理赎回和流动性问题。

地区间零售质押的分歧

香港对质押的放行与其他金融中心的政策立场形成鲜明对比。新加坡在2023年禁止零售质押,理由是投资者保护问题。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采取了一种以执法为主的方式,针对如Coinbase这样的主要玩家的质押产品提起诉讼——尽管华盛顿的重新审视打击行动的势头正在酝酿。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诺伊州最近撤销了对Coinbase的质押相关诉讼,继其他州采取类似行动之后——这表明美国的监管态度可能在政治压力下有所缓和。

通过新的指引,香港定位自己为创新与监管之间的中间道路。通过创造一个受控制的质押环境,这座城市旨在吸引机构资本,提供合规的收益生成机制,特别是在以太坊、Solana等区块链支持的权益证明(PoS)生态系统中。

随着全球司法辖区对如何监管加密货币质押出现分歧,香港的规则为监督下的参与提供了一个模型,在区块链原生特性与传统金融保障之间取得平衡。

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被视为财务或法律建议。在处理加密货币资产时,请务必自行研究或咨询专业人士。
最新新闻
查看所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