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香港在全球打击加密货币的背景下接纳 受监管的质押

香港在全球打击加密货币的背景下接纳 受监管的质押

香港在全球打击加密货币的背景下接纳 受监管的质押

在向更加友好的加密监管方向显著转变的背景下,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了新指导,正式允许持牌加密交易所和授权虚拟资产基金提供质押服务——这是香港成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重要一步。

新框架于周一发布,强调投资者保护和平台问责制作为首要任务。根据规定,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s)——香港对持牌加密交易所的称呼——必须对客户资产保持全面控制,不允许第三方委托进行质押功能。SFC还要求平台提供全面的风险披露,涵盖区块链故障、验证器停机以及潜在网络威胁等问题。

此发展与SFC的“ASPIRe”路线图下更广泛的数字资产计划保持一致,旨在建立一个受监管但支持创新的环境。SFC首席执行官梁定邦表示:“扩展受监管的服务和产品套件对于维持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这种扩展必须在一个将客户虚拟资产安全放在首位的受监管环境中进行。”

更加严格、透明的质押制度

SFC的通告为质押引入了明确的操作标准,旨在减轻流动性和安全风险。VATPs必须披露所有相关的质押机制,包括费用、锁定期、验证器操作以及在中断期间的业务连续性计划。这种透明度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参与质押计划的收益和风险。

除了交易所,授权的虚拟资产基金也被允许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质押。这些基金只能使用持牌平台或授权机构,并且SFC实施了质押上限以管理赎回和流动性问题。

零售质押的区域性差异

香港对质押的许可与其他金融中心的政策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例如,新加坡在2023年禁止了零售质押,理由是投资者保护问题。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采取了以执法为主的方式,对Coinbase等主要参与者的质押服务提起诉讼——尽管华盛顿的势头正在增长,重新评估打击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诺伊州最近撤回了针对Coinbase的质押相关诉讼,继其他州采取类似行动后暗示美国的监管态度可能在政治压力下软化。

通过新指导,香港定位在创新与监管之间的中间道路。通过为质押创造一个受控环境,该市旨在吸引机构资金并提供合规的收益生成机制,特别是在以太坊、Solana等区块链支持的权益证明(PoS)生态系统中。

随着全球司法管辖区在如何监管加密货币质押方面产生分歧,香港的规则提供了一种监督参与的模式,平衡区块链本地特点与传统金融安全措施。

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被视为财务或法律建议。在处理加密货币资产时,请务必自行研究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新闻
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学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