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

花旗计划推出稳定币以用于跨境支付

花旗计划推出稳定币以用于跨境支付

花旗集团,作为全球最大银行机构之一,正在积极探索推出一种专有稳定币以促进跨境支付,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本周确认。

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日益融合的重要一步,因为美国和全球主要银行正寻求与加密原生公司在快速增长的250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展开竞争。

在周二的收益电话会议上,Fraser表示花旗正在“研究发行花旗下的稳定币”,并强调该银行专注于支持储备管理、现金到代币的转换以及为客户提供出入金服务的基础设施。

此举正值花旗旨在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现代化其每天处理5万亿美元跨境流动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之际。

“我们非常欢迎政府允许银行更轻松地参与数字资产领域,”Fraser说。“客户……需要多资产、随时开放的跨境支付用于融资和流动性。”

花旗在稳定币和区块链领域的日益参与

这并不是花旗首次涉足稳定币或代币化支付领域。该银行已经运营花旗代币服务,这是一个用于代币化存款的平台,支持实时跨境支付和自动化贸易金融操作。该服务目前在四个市场上线,并且是花旗简化全球金融流动的区块链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发行一个花旗品牌的稳定币将标志着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转型,将银行定位为现有稳定币发行商如Tether和Circle的直接竞争对手,以及正处于稳定币探索各个阶段的竞争对手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

五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花旗正在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讨论共同开发一个与美元挂钩的代币,显示出集体进入稳定币市场的机构兴趣。虽然这些计划尚未具体化为共同推出,但各个银行的个体动能正在加速。

传统金融对稳定币的竞赛

花旗的探索出现在传统金融巨头对稳定币兴趣激增之际:

  •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本周确认,银行正在积极开发一个稳定币项目。
  • 摩根士丹利在其第二季度简报中承认正在评估面向机构客户的稳定币使用案例。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长期以来一直是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强烈批评者,尽管如此仍继续扩大摩根币,这是一种银行自有权限的区块链结算代币。

同时,标准特许银行全球数字资产研究主管Geoffrey Kendrick本周早些时候预测,到2026年,稳定币市场可能增长三倍,达到超过7500亿美元的估值。这种扩张将使稳定币更加接近主流采用,特别是作为支付、贸易金融和汇款的工具——全球银行业的核心强项。

在新时代中寻求监管明晰

Fraser在美国即将出台的法规背景下,框定了花旗的稳定币雄心,该法规预计将在2025年底提供银行发行稳定币的正式指导方针。

虽然即将出台的立法的具体条款仍在变化中,但业内人士预计将采用分级许可模式,其中联邦监管的金融机构将获得优先发行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的机会——这将有效地排挤无监管的离岸发行商。

“我们希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营,”Fraser强调,这回应了银行高管中常见的批评,他们认为像Tether这样的公司尽管在交易量上占据主导,但面临的合规压力较小。

确实,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截至周二,Tether(USDT)仍然是主导稳定币,24小时交易量超过127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Circle的USDC在同期处理的交易量略低于160亿美元——这是花旗和美国银行等机构希望缩小的差距。

支付战场:费用、摩擦和流动性

花旗潜在的稳定币推出也是受到了客户对更便宜、更快速国际支付的需求推动。根据Fraser的说法,目前的系统仍然受到高额费用和结算延迟的困扰,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尽管一些稳定币提供商声称交易成本低至0.5%到3%,但Fraser表示“目前,你遭受的交易成本高达7%。”

这种成本差异——加上传统代理银行网络中的有限互操作性和缓慢清算——创造了一个强烈的使用案例,以提供即时结算、全天候可用性以及为财务管理和贸易融资操作提供可编程逻辑的区块链支付轨道。

通过利用代币化存款并可能发行稳定币,花旗希望在保持合规级别监控的同时减少这些摩擦,尤其是在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和国际监管机构不断加剧的审查下。

为什么选择稳定币?

稳定币,从前主要被视为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使用的边缘工具,现已迅速进入到主流金融讨论中,这是由于若干汇合因素:

  • 机构化采用:贝莱德的BUIDL基金、PayPal的PYUSD,以及Visa的区块链试点计划已经让稳定币在财务管理和支付中得到认可。
  • 监管进展:美国和欧盟现在正为受到监管的稳定币提供立法框架,如欧盟的MiCA和预期中的美国稳定币法案。
  • 地缘政治转变:由于SWIFT分裂和新兴市场中美元化担忧上升,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比银行汇款更快、更易获取的美元替代品。
  • 技术成熟:Layer-2扩展和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改进使稳定币更加高效和安全。
  • 零售和汇款需求:移民工人和企业日益依赖稳定币绕过像西联汇款或速汇金这样昂贵的资金转移操作商。

花旗及机构发行者面临的挑战

虽然花旗的进入可能为稳定币市场带来合法性和流动性,但它仍面临着显著的阻力:

  • 技术风险:搭建可扩展、合规的稳定币基础设施——特别是在跨法域的情况下——既复杂又资源密集。
  • 互操作性担忧:竞争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导致碎片化的环境,除非出现跨发行和结算的标准。
  • 采用障碍:如果新的花旗代币未能实现显著的流动性和生态系统集成,机构客户可能对其采纳持犹豫态度。
  • 声誉风险:任何与脱钩、合规疏漏或技术漏洞有关的问题都可能对花旗的品牌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

花旗的公告进一步证明2025年将成为稳定币制度化的关键之年。随着银行巨头争相推出合规、法币支持的代币,稳定币格局可能很快会被传统金融公司所主导——这与往年无监管发行商引领潮流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业内现在正等待花旗发布更多细节:它会发布公共、开放权限的稳定币吗?它会与其他区块链互操作吗?它会在发行前寻求监管批准吗?

无论答案如何,花旗进入稳定币领域表明,货币未来的竞争不再是银行与加密货币之间的竞争——而是在一个日益融合的系统中,合规性、可编程性和链上流动性都将汇合。

免责声明: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被视为财务或法律建议。在处理加密货币资产时,请务必自行研究或咨询专业人士。